“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读书角”举办第2期活动

2018-09-18


9月17日下午14时30分,“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读书角”举办第2期活动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国际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是本院常务副院长、读书角发起人会闲法师,教务长能进法师以及2016级、2017级、2018级全体研究生共计二十五人。第2期读书角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心悦师做关于《丝路交通与佛教东渐关系探析》的读书报告,由研究生传云师担任主持人,研究生导师会闲法师、能进法师担任评议人。此次读书角活动分为五个环节:倡议环节、报告环节、讨论环节、评议环节、共修环节。

主持人传云师表示,非常荣幸地能够邀请到本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教务长能进法师莅临读书角指导交流。同时,对所有参加读书角的研究生们表示热烈地欢迎,非常欢喜大家能够加入读书角的大家庭中。

首先,进行第一环节:倡议环节。生命不息,志在教育,在昨日研究生导师会闲法师在普门讲堂做《从太虚大师僧教育的思想理念引发对当下僧教育的思考》的主题讲座后,今日读书角负责人传云师又礼请会闲法师以“教育人说教育,弘法者演宏法”的身份走进读书角,为大家讲述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读书角成立的初衷与目的。

法师开示到:第一,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读书角的成立,是以佛教专业领域研讨学习为主的互动性团体,在全国佛教院校内也是少有的。第二,作为一名观音道场的出家学僧,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寻找自己心中的一方净土,以观音菩萨作为我们内心的依怙。第三,积极鼓励更多的研究生自愿报名,分享读书心得。

其次,进行第二环节:报告环节。此次主讲人是2016级研究生心悦师。其围绕《河西走廊》做“丝路交通与佛教东渐关系探析”的分享报告。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相关佛教术语地概念界定。心悦师解释到,丝绸之路,主要是一条国际贸易通道。在古代,虽然形形色色的人群行走在这条通道上,却没有“丝绸之路”这一名字。直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出版的《中国—我的亲身旅行和据此所做研究的成果》中,第一次运用了Seidenstraseno一词,也就是“丝绸之路”,并且指的是“中国通往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北非的西域商贸道路,”这是一条主要以丝绸为媒介的古代中西交往道路。而佛教,主要是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河西走廊,“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祁连山脉与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的呈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地带,”。因为地处黄河依稀,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而被称为“河西走廊,”就是这条通道上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咽喉。自汉代以来,不论是东来弘法的僧人,还是西去求法的僧人,必然经过河西走廊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千多年来,印度的梵僧、西域的胡僧以及河西走廊南北的吐蕃人、蒙古人,回鹘人、西夏人和中原的汉人汇聚于此,通过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互鉴,最终相互融合,形成以河西走廊为特色的佛教文化。当我们从“丝绸之路”这一层视域来探讨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河西走廊佛教文化有着天然的地理基础和交通区位,也有其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民族生态;这种独特的条件,又促使其成为中国佛教早期的佛教文化中心,并聚集了一批如竺法护、鸠摩罗什、昙无忏、法显、玄奘等有担当、能做为的佛教高僧,高僧居住在译经院,翻译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佛教经典,此外,以寺院和石窟为主题的佛教道场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焦点。

第二,作为丝路交通的河西走廊孕育佛教文化的社会背景。承接上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交通要塞,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往东传播主要有南北两条线路:南线自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开始,向东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传播,经莎车(今属喀什)、疏勒(今喀什)、于阗(今和田)、鄯善(今若羌)等地,过阳关而入敦煌;北线从巴米扬(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开始传播,沿天山南麓东传,经龟兹(今库车)、姑墨(今温宿、阿克苏一带)、高昌(今吐鲁番)等地,越玉门关而入敦煌。然而,不管是走南线还是北线,佛教文化传播至玉门关、阳关,就到了我们所说的“河西走廊”。而作为丝路交通的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多民族生态背景与更迭频繁的政治背景。第一,多民族的生态,位于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生活着诸多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迁徙、交流、斗争、融合。主要以东方的汉族、党项族、满族;南方青藏高原的羌、吐谷浑、吐蕃等族;北方蒙古高原的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等族;西方来的昭武九姓和其他胡人、回族,以及从河西走廊西去的赛种、乌孙、月氏等族,都曾活跃于此,形成多民族、多种族、多部落的生态环境。(参见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第二,更迭频繁的政权。自东周春秋开始,河西走廊历经西戎、月氏、匈奴等政权的统治。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割据,形成河西最为辉煌的阶段,即是五凉时期。并且在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如陈寅恪所说:“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续绝扶衰,四百年绵延一脉”。(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后有后秦时期羌人、西秦鲜卑人等通知河西地区。隋唐时期,河西走廊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而在唐末,被吐蕃人所统治,后又经过归义军、漠北回鹘、党项族等多民族统治,最终在元明清时期,河西走廊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逐渐发展进步。

第三、河西走廊与佛教东渐的关系纽带:丝路高僧与佛教道场。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枢纽,奠定河西走廊在丝路上的重要地位。而复杂的多民族生态与更迭变化的政权,使得河西走廊增加多元化的历史厚重感。而在河西走廊中在现如今作为“一带一路”的焦点,即最大的元素就是在于佛教东渐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承载在佛教东渐的则是丝路的高僧与佛教道场的兴起。正是有了丝路上一代代高僧的延续与传承,才能使得河西走廊佛教文化有了核心精神。更是那些一座座佛教道场的坐落,使得高僧可以翻译经典、著书立说、讲经说法等,从而成为现如今人们再次追寻河西走廊佛教历史遗迹的首选之地。说起丝路高僧,第一,则是西晋时期,被誉为“敦煌菩萨”的竺法护,他在敦煌翻译了《修行道地经》七卷、《阿惟越致遮经》四卷。第二,则是北凉时期,最为著名的译经人是昙无谶,他在姑臧陆续翻译了《涅槃经》、《大集经》、《大云经》、《悲华经》、《持地经》、《优婆塞戒》、《金光明经》、《海龙王经》《菩萨戒本》等。第三,就是大家熟知的法显西行,经过西秦、南凉、北凉、西凉各国,并且到了张掖,法显大师还和当地僧人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一起“坐夏”。第四,就是在魏晋南北时期,出现了多次西行求法运动,据梁慧皎《高僧传》中尽管他在写作时详南略北,不少河西高僧没有列入其中,“但在立传的二百多个僧人中,河西僧人就有三十多人。”显示,在河西走廊上西行求法的僧人也是不容小觑的。而说起佛教道场,则是当时僧人弘法布道的重要场所,也是在探索河西走廊佛教文虎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介永强教授通过查阅正史与佛教史传,统计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寺院40余座,其中河西走廊有5座,并且列举了其名,分别是酒泉的阙名的寺院、凉州的闲豫宫寺、阿育王寺、公府寺、瑞像寺。(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而在唐代,仅在敦煌就有二十七多所寺院,详细见李正宁《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志简志》。又如张掖的大佛寺、西来寺、马蹄寺、文殊寺、 圆通寺等重要寺院。而在佛教道场这一部分就是石窟群的开凿,是现如今研究的重点。从河西走廊自西向东,有玉门的昌马石窟群、敦煌的莫高窟、敦煌的西千佛洞、瓜州的榆林窟、东千佛洞、酒泉的文殊山石窟、张掖的马蹄寺石窟群、武威的天梯山石窟。

  再者,进行第三个环节:讨论环节。各位研究生同学逐一提出问题与心悦师进行探讨、交流。如智翰师:1、河西走廊的时间跨度是怎样的?对于大家熟知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是否可以谈谈理解丝绸之路在本国、欧洲、甚至世界上的联系?能智师: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是在什么时候?会谛师:对于心悦师,所说的丝绸之路的需求在于政治与经济,那是否存在文化的需求呢?佛教作为外来者的身份是如何融合中国文化的呢?区别又是什么?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心悦师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与细致的解答。

  然后,进行第四环节:评议环节。首先由研究生导师能进法师对于心悦师的主题内容进行点评。在此提出了三点自己的意见:第一,心悦师利用了研究类文献与非研究类文献,对于研究资料收集上下了一番功夫,表达非常的赞叹。第二,对于所讲主题的内容,在时间上、内容上、结构上还需进一步细化、加强。第三,在讲演中尽量少出常识性的问题,需要对自己的表达内容有个精准的考量。接着,由研究生导师、读书角发起人会闲法师作总结点评。首先,会闲法师针对心悦师的主题演讲提出自己的三点看法。第一,心悦师在演讲中,需要进一步考量前奏、正题、高潮彼此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可以进一步探索在“丝绸之路”的视域下河西走廊佛教的具体表现亮点。第三、对于资料的分类从而系统性的整理表示随喜赞叹。然后,会闲法师针对“丝路交通与佛教东渐关系探析”的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就针对《河西走廊》这本书,我们需要探索知道其作者为何想要撰写此书,为何以此拍成了纪录片,其核心主旨就在于“河西走廊”对佛教中国化的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于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解读,对于河西走廊的重镇(武威、酒泉、张掖、敦煌)中把握着佛教文化的核心要素。对于河西走廊的定位,是属于丝绸之路上的三大通道(南道、北道、中道)之一。河西走廊在历史时间跨度上历经了1100多年,在空间地理上有1100公里距离。再者讲述了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在于佛教东传。而正是因为佛教的东传,赋予了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生命意义。并引用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先生所说的:”如来佛是骑着白象来中国的,而耶稣基督是骑着炮弹飞来的。”从这句话表现出,外来的两种宗教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中国,从而决定了佛教在于路上稳妥的输入,而基督教在于海上强侵。在明白佛教传入的原因之后,接着需要思考佛教是如何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就是意味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并讲述对于佛教的认识,是立足于印度早期的佛教、还是后期大乘佛教、还是传入西域的佛教、还是进入西安后的佛教、还是当下的佛教。而在此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于丝路高僧的坚守,并以现有“丝绸之路”的视角来看丝路上的竺法护、法显、玄奘、昙无谶的突出贡献作为研究课题也是非常不错的思路。而伴随着丝路高僧的探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于经典的翻译注疏有些很大的不同,就如以鸠摩罗什为中心的译经团队与以玄奘大师为中心的译经团队有些截然不同的差异,并且在译经时代着有些新旧之说的重要节点。再到以高僧为路径上,各种寺院与石窟的兴建,也伴随着各种佛教艺术文化的发现。就如我们都知道佛教史上,在北朝时期的昙曜开凿“龙门石窟“”,提出“皇帝即如来”的思想,但许多人不知道的事,据历史文献考证,昙曜可能开凿了中国历史最早的佛教石窟—天梯山石窟,并且以“石窟佛像综合体”的形式,从而成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发端。在介绍了上述了河西走廊佛教文化的高僧与寺院、石窟之后,对于处在当下新时代我们对于具有历史佛教文化的探索,应该是怎么去思索呢?就是要我们思考如何将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新时代、新佛教”的气象?并且讲述佛教如何在当前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上关键性作用?对于这个课题,是当前每位研究佛教的僧青年需要重视的地方。最后,法师回归我们读书的主题,并教导大家,读书就是在于把书的精髓知识,所吸收的养分与大家分享。并以“拜高僧(书),交智者(书)”的姿态去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然后,鼓励大家学习佛法,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一件事,并发愿成为有生命力的法师。

最后,进入第五环节:共修环节。根据研究生导师、读书角发起人会闲法师的提议,在读书之余,把“诵经”作为其中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更是鼓励大家作为出家人,把“诵经”作为一生坚守的功课。然后读书角全体研究生落实到实处,一起发心恭诵《普门品》一卷,并以此功德回法界众生。在读书角的最后,会闲法师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千手经要义》,并与每位同学共结法缘,并期望大家与法为伴,同证菩提。至此,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读书角第2期活动在一片祥和的掌声圆满结束,并合影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