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聆听因果之言,共证法性之理

2022-11-12

人生之果,皆由己造,因果循环,并非虚妄。因果观作为佛教思想建构的理论大厦基石,地位及其重要。故厘清因果概念,有助于理解佛教的整体脉络。

道德的建立,人品的提升,皆建立在对因果观念肯定的基础上。因此道德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相信因果的有效性。然这份对因果的深信,带着强烈的自性见,又使因果得以破坏。如此宣扬因果,虽于世间有功,但于出世间法则有过。此之因果观念虽可建立世间伦理秩序,鼓励人们修善去恶,但仍无法作为解脱高殿之阶梯。如镜子之丰富,源于镜子的无染,故一切境皆可于中显现。因此心有索取,反生狭隘;心有取着,反生束缚。正因无索无取,反让一切影像随其份;正因无染无着,反让一切法如实显现。因果是相依待而说,以此立为因,以彼立为果,本身并无自性可得。故诸行者应不昧因果,而非执着因果。

断烦恼证菩提,是修行者之终极目标。但是否真有烦恼可断?菩提可证?究其实,不过是被本没有烦恼的烦恼所系缚罢了。唯有了知烦恼当体性空,才是真正的断烦恼、证菩提。但在实际修行中,我们可以否定生死不可得,但不敢否定涅槃不可得;可以否定苦集,但不能否定灭道。总是要有智有得,但《心经》又说无智亦无得。因此无法正确理解空义,总会出现舍有为取无为的错误见解,对佛说的法尚应舍而不敢舍。佛说诸法无自性,从未破坏世间缘起法,而是一切法的当下即是无而现的幻象、错觉。因此所有的修行切莫满足幻象,站在宗教上感性的设想一个烦恼,然后再断烦恼。正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而非灭五蕴。因五蕴本不可得,只要照见他的真相即可。故观空不过是去除一些不当的执着,排除对真实的臆测及不当的解释,并非否定一个你先肯定后的否定。因此空观扮演着园丁的工作,修剪其不必要的枝蔓,除去周边不当的杂草即可。故解脱在本质上是一种否定的历程,而非是一种求取的历程。否则,永无终止之日。

空,不灭任何一法,只是还他真实而已。故知诸法性空,则懂得谨慎因果;又因了知缘起义,因此不会固化因果。但我们总惯于用自性见去框架佛法,不断找一个自性点来衍生其他道理,将佛法当作我所,而非一个破除我所之法。诚然,若实有因果,则不出一、异两种关系。因果若一,则因果一时而有,以何为因?以何为果?因果若异,则无关系,既无关系,此法以何作为彼法之因?然错不在因果,错在固定看因果之人,知因果亦是众缘生法,才能如实了知因果本身的真正精神。若将任何一法当作是正确的、合理的、独一的,顷刻间即成该见解的囚徒,受其限制而不得知。一切法皆是相依性,又如何能找到实有自性存在的因果法则?唯有相对,而无绝对。

解脱,即是打破固有的执见,跳出自我的藩篱。不以生死为念,看到生死的虚假。反之,则被本不存在事物所捆绑,不得解脱。故修行非断爱欲,而是发现爱无从可爱,因可爱法本不可得。若是先确定有可爱之法,然后强迫自己不要断爱,这是自我虐待。应当是看到法的真相,发现无法可爱,即无法可爱又谈何舍爱?如吾人做梦,并非一味处理梦中之事,而是知其虚假性。虽虚假,但于梦中确有其事;虽有其事,但又虚假。此时醒来即可,而非将梦境当真,不断于中缠绕。佛法的解脱不过是去除不当的执着,该如何还他如何。故佛法简单到把本没有的放下即可,奈何观念的固化,根本无力承担。巧用无非甘露,拙服皆成毒药。若禀教成迷,则所有言说皆成偏执;若借教悟宗,则所有言说无非佛法。因此若以固定的自性见解读因果,虽深信因果实为破坏因果。故对佛法的尊重,应是感性与理性的双向奔赴,绝非偏向于感性的执着。

因此,根本不存在有一客观必然的因果关系。其不过是一种人为预设的结果,

是概念的产物与替代品罢了。而中观恰是一副解毒剂,欲除去将真实概念化的不良影响。不论肯定或否定之一边见,俱在此消除之中。值得谨慎的是,中观并非反对一切显现法,而是对显现法予以反省后,除去多余的部分,继而看到事物的真相。故圣者虽谨慎因果,却不迷于因果。正所谓,我于有处则说有,我于无处则说无,如其所知罢了。否则,即破坏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