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坛经中的入世修行》

2022-12-02

古人有云:“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灯读坛经”。《六祖坛经》记录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生平事迹和言教,是中国祖师著述佛典中唯一被尊为“经”的典籍,翻开本经,精美绝伦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譬喻、玄妙深奥的机锋、心领神会的对话无一不让人为之叹美、钦服。《坛经》的核心思想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经中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入世思想,注重树立修道者正确的人生观、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于现实生活中进德修身,圆证具足佛性的人间佛教思想,是佛弟子必读经典之一。

《六祖坛经·决疑品》中六祖为四众弟子开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短短数语道尽僧俗修行之道。此偈中“心平”,是证得心性的平等,因凡夫内心贪嗔痴三毒具足,故需戒律约束身心,若能心无忧恼,安住平等佛性之中,不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风吹拂,摄此平等心为戒,外相之中自然具足戒相,不犯威仪,“何劳持戒”并不是不需要持戒,而是内心平和清净,起心动念尽在持戒,身语意三业皆符合戒律的要求。“行直何用修禅”修道的重点是心行平直,远离与虚妄分别的谄曲之心,与般若智慧的平等正直相应,时时刻刻都在法性定中。如永嘉玄觉禅师在《证道歌》中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于日用平常之处安住禅者如如不动之境界,自可不必外求禅悟之道。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这四句偈是对修道者理想人格追求的四条法则,体现了禅宗与儒家相似的去恶行善之道德情操和思想价值。恩则孝养父母是《坛经》中的孝道思想体现,孝道思想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佛法虽为出世善法,同样也注重孝道,《梵网经菩萨戒本疏》中把父母师僧归为八福田中恩田一类,于父母师僧处恭敬供养,为世间无上福田,则生无量之福果。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一个人能够遵守道德礼法,行为上置身于正道,提高自己人格和品德的修养,对长者恭敬尊重,对同辈和下位谦卑有礼,怜悯助人这就是义则上下相怜最好的写照。

“让则尊卑和睦”,在生活中我们要常存一颗谦让之心,彼此之间相互尊敬礼让,这样上下都能和睦。谦让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儒家倡导“温良恭俭让”,其中“让”即包含谦让、忍让的意思。儒家对谦虚、恭敬、礼让的美好品德不遗余力的提倡,在日常生活中,谦让可以避免一些纷争,融洽人际关系。对人谦恭敬让是学佛者应当具备的基本修养,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时,处处能以谦恭之心待人贡高我慢之心自然不会生起,不轻视他人,对他人恭敬时,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德行才能不断进步,这才是求真功德。

“忍则众恶无喧”,他人对自身的加毁是辱,于辱能安谓之忍,《论语》中有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一个人不被别人理解,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也毫无怨愤之情,这才是君子的修为。《佛遗教经》中讲:“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以忍让之心对治所忍之境,可以阻止一切恶业发生。一个人能忍,就能够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和世事沉浮,与人为善自在安生。若不能于逆境安忍不动,以一腔孤勇撞上生活的枪口,最终非死即伤,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

六祖惠能大师注重视提升学佛者的道德人品和人间佛教的建设,修习戒定慧的基础是人格的完善。对上能孝养父母,尊敬师长,对下关心怜悯;对待他人谦恭礼让,对待诽谤能忍辱宽容;在修行生活中,要善于听取逆耳忠言,不断改正自己的过错和缺点;常修身口意三善业,饶益一切有情众生,当修道者品行高尚,内心清净无染时,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便能于世间见自性西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