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目录学在佛教学习中的意义

2023-03-01

曾经读过一本书,名为《古文献学讲义》,由黄永年先生上课的讲义整理而成,是一部古代史料文献目录书籍,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一、目录学,二、版本学,三、碑刻学,四、文史工具书简介。学僧以目录学结合天台宗专业书单,谈谈目录学在佛教学习中的意义。

严格地讲,“目”本指罗列的篇名、章名或书名,“录”指该篇、该章、该书的内容提要。不过现在的书籍多数只有“目”的内容,之所以还叫目录,只是从俗的叫法。目录学一般分为三种:一、图书馆学系讲授的“目录学”。这个已经成为专门的学科了,作为图书管理员,需要掌握编制图书馆用的卡片目录和书本式目录的学问。当今社会电子科技高度发达,在电脑安装一套编程软件,把书本信息和所放的位置输入电脑,如果全省联网或全国联网,上网就能查到,很方便。学僧曾在图书馆帮忙输入过书本信息,虽然工作难度不大,但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毕竟跟一大串字母、数字编码打交道,容易看花眼,所以还需要校对。不过学僧也清楚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图书馆管理中很小的一个环节,既然这能成为一个学科,那一定不是这么简单的,需要理论结合实际操练才行。

二、讲目录学历史的“目录学”。这是史学范畴,目录学的鼻祖是西汉的刘向,刘向编的《别录》,是汉代官府藏书目录,是先秦至西汉初年所有图书文化遗产的综合记录,也是中国编辑事业中第一部审读编校报告汇编。刘向首创的介绍一书作者、图书内容主旨和评论其得失的叙录体提要,为后世揭示文献的内容特征提供了范例。其子刘歆,子承父业,集六艺群书,在《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编成了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这是一部具有学术史价值的著作。刘氏父子对文献学贡献很大,开创了目录学,他们系统的古籍整理方法,使校勘、辨伪、考据等学问开始产生。

三、将古籍的“目”(名目品种)和“录”(内容提要)告诉人们。这种目录学是古文献者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史迫切需要掌握的学问。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译经事业蓬勃发展,大量经典流传至今,影响一代代学人的思想。由于佛教经典数目庞大,浩如烟海,因此经典的收集、整理、编目、刊印等工作十分重要。北宋开宝四年,我国出现了第一部《大藏经》刻本,即《开宝大藏经》。这一刻版是朝廷所刻,是雕版《大藏经》之祖,对我国北宋之后历代刻本《大藏经》影响深远。现存的《大藏经》,按文字的不同可分为汉文、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日文、巴利语系等七个系统,此外还有过契丹文《大藏经》的刻造。

藏经文献汗牛充栋,数以千卷,佛教义理圆妙深奥,想要深入经藏,研习经典,没有一个正确的门径,可以说入门都不容易,如果有一份好的书目,就能事半功倍了。明末蕅益智旭大师曾经著有《阅藏知津》一书,该书共四十八卷,把《大藏经》所收集的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佛典分成经、律、论、杂四部,并加以扼要解说。蕅益大师说:“顾历朝所刻藏乘,或随年次编入,或约重单分类,大小混杂,先后失准,致使欲展阅者茫然不知缓急可否。故诸剎所供大藏,不过缄置高阁而已,纵有阅者,亦罕能达其旨归、辨其权实,佛祖慧命真不啻九鼎一丝之惧。”因此,大师发心阅藏,随阅随录,撰写成这本书目。这份书目收书详尽,分类正确,排比科学,大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佛教文献的基本情况,收书两千多种,是一份比较完整的佛教书目。对一般人来说,如此庞大的数量难以阅读,因此大师纂辑简约本《小阅藏知津》总目四卷,但里面列举的经典也很多,不便于普通大众和青年学生阅读。

有鉴于此,近代以来,一些著名学者也纷纷为青年学子开设书目,推荐最基本的佛教典籍,指点青年阅读门径。如胡适于1923年为北平清华学生开了一份书目,名为《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书190种,后又精简书目改为《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并发表在《清华学刊》上,其中佛学图书的书目,由原来的23种压缩成4种。同年梁启超也为清华学生开了书目《国学入门书要目》,收书160种,其中佛学书目一种,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二年,章太炎也为中学生开了一份书目《中学国文书目》,收书39种,佛学图书只有一本义理深奥的《中论》。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对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重视阅读,各个专业的导师都给学僧开了书目,比如天台宗专业的书单,共收书88种,分成四类:一、常诵课程,二、精读之书,三、必读书籍,四、通读书籍。(如思维导图)

 

一、常诵课程。收书5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以般若智慧了达一切法无有自性,缘起性空,坚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观佛三昧、念佛三昧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从这份书单中,能感受到导师对学子的殷殷期盼,导师曾说:“只要坚持诵经,能得到经力加持,诵《法华经》往生净土是上品上生。”每天我都能看到同学们诵经或拜经,虽然导师只要求每日诵一卷,但有些同学每日坚持诵一部《法华经》,非常随喜赞叹!

二、精读之书。收书15种,分成教理和观法两类。教观总持是天台宗的特色,祖师大德给我们开演了如此完备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学子们能不好好深入台宗经藏吗?

三、必读书籍。收书37种,分为经典、论著和史籍三类。从这些书目可以看出,学习天台,不仅仅是学习本宗内的经典,对唯识、中观、华严等各宗派的经典皆应勤加研习,扩充视野,提高思想境界。另外,学院也很重视史籍方面的教育,各专业都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史书。

四、通读书籍。收书31种,分为哲学义理、专题研究和研究资料三类,以现代学者的著作为主,详细地列出了作者、书名、出版社、时间等信息,有些买不到的书,可以凭此出版信息搜索电子版的书籍。

此外,导师还希望我们能够通读《天台藏》等与天台宗相关的古典著作,以及收集并通读与天台宗有关的现代著作、论文、期刊、杂志等。有了导师开的书单,我们学习便有了方向,知道主次,了解学习次第,本宗门内研习哪些书,向外扩展又要学习哪些书,心中都有数了。这种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找书的麻烦,少走很多弯路,提高了学习效率。由此可见,目录学在佛教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意义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