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辑

2023-10-11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佛学—研究

                                  ISBN  978-7-5188-1428-2

本期刊载内容九类十九篇:

一山一宁研究

元朝赴日正使一山一宁禅师即其在日本事迹/杨曾文

【摘要】文章对元朝奉命出使日本的普陀山临济宗高僧一山一宁的非凡经历,在日本幕府、朝廷支持下于镰仓、京都传法的事迹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和介绍,对他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地位作了评价。

观音文化研究

因德称义·姻缘加持·信俗圆融:清代文言小说中的观音感应书写/王鑫

【摘要】清代文言小说中有很多涉及观音感应的书写,与正统佛教的感应故事相比,这类作品的信仰性和义理性弱化,文学性和民间性较强,道德是人物获得菩萨救度的决定因素,观音成为爱情婚姻的守护神,民间信俗中也广泛融汇或附会了观音信仰的元素,有意或无意地改写和传播了观音信仰与文化。

居士佛教研究

民国期间发生的居士能否加入中国佛教会的争论回顾/黄夏年

【摘要】1935年召开的中国佛教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引起佛教界内僧伽与居士以及政府之间的争论,聚焦在中国佛教会整顿。用行政的手段去人为地将僧伽与居士分开,不把居士纳入中国佛教会的一体化管理,促使居士游离僧团之外,加速居士佛教发展,最后损失的是整个佛教。

在家佛教信徒信仰模式的中国化典型:“居士佛教”之概念、内涵与近代崛起历史初探/金易明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居士”及“居士佛教”的界定及历史渊源;并对近代汉语系佛教界基于道场极度衰微、僧团普遍萎靡的严酷现实,借助在家信徒随着信仰素质提升、经济实力增强、文化及学术品位提高的因缘,尤其是都市崛起背景下的平信徒的“居士佛教”模式,予以考察、梳理。

家庭、命运、解脱:印光大师居士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王卓

【摘要】学界一般将印光大师的居士教育思想内容分为伦常、因果与净土等方面。本文将印光大师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家庭与伦理教育、命运修行教育和生死解脱教育。印光大师的居士教育思想重视居士大众教育,兼顾出世性与入世性,对现代家孝文化、社会道德心态、临终关怀事业都有积极作用。

佛教理论研究

佛性皆有还是或有:自性思执逻辑追问下的回答困境/刘飞

【摘要】大乘经典对佛因性有着丰富的描述,总得来说,佛性分为有为与无为两类,其中无为佛性指真如理佛性,有为佛性则以大乘无漏种子为核心,可称行佛性。其中理、行佛性构成性相不二关系。在追问佛性有无之时,我们总会陷入自性思执的陷阱中而将佛性执为某物,故答案的局限性要归因于该文本身并非正问。

唯识宗对“异熟”概念的阐发/释净智

【摘要】唯识宗在继承传统佛教异熟理论的基础上,依于自宗的唯识无境、阿赖耶识、业种熏习、亲因缘等学说,对异熟色、异熟命根、异熟受、异熟识、异熟生、异熟习气等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文献的对比与分析,厘清唯识宗与说一切有部、经部等异熟学说的差异及背后原因。

论《肇论》“四句否定”的思维形态及其与儒家思维之关联/张彤磊

【摘要】通过辨析“迁”与“不迁”“真”与“不真”“涅槃有”与“涅槃无”的辩证关系,本文论证出《肇论》四篇在整体上具有《中论》“四句否定”的思维形态。《肇论》“四句否定”对般若中观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衔接与转换,既是佛教中国化的深度展开,也反映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某些理论特质。

中观形而上学的二分法与非二分法思维/智瀚

【摘要】中观哲学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在完成其对真相的揭露过程中,也有与西方哲学相似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古代印度,二分法与非二分法思维甚至可以成为区隔不同中观派别的标准和依据。本文立足中观形而上学思维,依般若空性为考察对象,研究二分法与非二分法思维各自进趣中道实相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呈现背后的底层逻辑,以及可能得到的不同的结论。

佛教人物

云门宗第九代祖师寂室慧光事迹、佛法考/谢天鹏 王宏芹

【摘要】慧光禅师作为云门宗第九代祖师,诸灯录多略其事迹,致其生平经历如罩雾中,学术思想亦渺茫难测。今考索群书,知其先后住持过灵岩寺、瑞岩寺、国清寺,大约活动于1101—1159年前后。其禅学思想尊重师说,好用公案,论理则常以声音为喻。同时,他作有《寂室净土文》以阐发其莲宗思想。

楚石北游之旅研究/齐胜利 崔小敬

【摘要】临济宗僧人楚石梵琦在二十八岁时,应召赴京,书写金字《大藏经》。在北游之旅中,楚石禅师创作了大量的反映运河、大都、上都风俗民情的北游纪行诗。在大都与上都期间,楚石广泛结交儒、释、道三教人物,从而突破了僧人狭隘的交际圈。作为一位浙僧,楚石在北游之旅中因为地理、文化、宗教不同,而产生了浓浓的江南之思。

佛教文献研究

岭南寺志的编纂刊刻及文献价值/达亮

【摘要】寺院是中国佛教的橱窗,佛寺是认识佛教的方便法门,而寺志是佛寺的生命史。由此,祖庭寺院与寺志的编写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略列广东佛教名山古刹寺志纂修、版本的情况,岭南寺志的文献价值进行了研究,及当今岭南佛教寺志呈现研究、整理和出版寺志的态势。寺志对禅宗祖庭多维度文献价值,可谓“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论憨山德清的《老子道德经解》对“无”的诠释/谷龙

【摘要】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主张融通三教,三教平等。憨山德清将“道”等同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将“道”创生万物理解为如来藏的随缘熏变,以谋求佛道的圆融不二。本文主要在“三教合流”“以佛释老”的背景下,探究憨山德清在《老子道德经解》中对“无”的诠释,揭示“无”的本体论、生成论与实践论的意义向度。

禅宗研究

南泉对马祖禅法的继承与修正/高雨洁

【摘要】南泉的禅思想既反对其师马祖将作为“用”的当下人在现实层面的种种知觉作用,与作为“体”的佛性道无障碍地等同,又为日常生活、现实作用留有余地。提倡在彻底否定知解逻辑思维而回归道之原初状态后,再通达道与现实作用,于日常生活中任运自然,达到真正的自由状态。南泉的禅思想是为了修正马祖禅之理论困境和弊端,解决其在禅林引起的不良影响。

密云圆悟与汉月法藏的禅思想之诤/潘飚

【摘要】明末是禅宗在中国禅宗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其分衍流脉、思想活跃、人才辈出,同时,禅门内部也充满了纷争,尤以密云圆悟与汉月法藏的禅思想之诤引人注目。二人围绕着师承伦理、威音圆相、五家宗旨、禅教关系、接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诤。总体来看,二人“以逆为用”皆有宏振临济之功,其实质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互补关系。

佛教艺术研究

莫高窟第323窟设计意涵探析:基于佛教菩萨戒仪式的视角观察/焦树峰

【摘要】莫高窟第323窟是唐代的“原创性”洞窟,其壁画内容可反映出佛教授菩萨戒的基本仪式,主要有设置坛场、请师、问遮忏悔、宣说戒律。东壁门上的慈氏菩萨为教授师;无量寿佛为得戒和尚;窟顶四披及南、北、东上部的千佛为证戒师;南北壁下方十四等身菩萨为同学伴侣。东壁门两侧的戒律画则是为了宣说戒律、起警示作用。

其他研究

《阿含经》中的“香”/界定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阿含经》中的“香”进行综述:一是从“香”的种类,大体可划分为八种;二是从“香”的功能用途来看,可分为生活用途与宗教用途两大类;三是从“香”的寓意来看,又可划分为四种类型。《阿含经》并非是就“香”论“香”,而是通过对“香”的分析与阐述,进而从宗教层面以香喻德,以戒香为第一;当我们面对“香境”时,需要树立必要的正观,获得精神的完满解脱。

“忏法”的佛学意义:从茗山法师说起/陈坚

【摘要】“忏法”是中国佛教特有的修行法门,明代以后与教法、禅法鼎足而三,共同构成中国佛教的修行体系。茗山法师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认为“忏法”是一种自利利他的佛法,值得提倡,而这种自利利他,在中国佛教的儒佛关系史上,就表现为“忏法”对巩固儒家的家族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但在中国佛教上如此,在日本佛教中也是如此。

“譬喻师”鸠摩罗多研究/加藤纯章 著;辛放 译

【摘要】本文梳理了作为经量部先师的“譬喻师”鸠摩罗多相关记载,考察了他的生平,列举了他的基本主张。最终作者认为,鸠摩罗多应该是在《大毗婆沙论》集出之后诞生的人物,由于《大毗婆沙论》之中有关于迦腻色迦王的记录,因此鸠摩罗多应该是在公元二世纪后半以后的人物,且应该是《成实论》的论主诃梨跋摩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