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经要义》

2021-08-20

《千手经要义》/释会闲 辑述/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普陀山佛学丛书.海天文丛/佛经—注释

总略而言之,全体佛法内容,可分为认识论、学行论、果德论三大部分。“认识论”的核心,以认识与对象为境,总相、别相观察为智,境智相应而善知有无为正见。“学行论”的核心,以善知烦恼、功德二相差别等为境,伏断烦恼得彼择灭得等为行履。“果德论”的核心,以三乘所共、大乘不共果德所摄,一切断德、智德、恩德为境,于此信顺、忍解、乐欲相应作意为仰止。

《千手经》者,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的随俗略称,中国佛教广为流行并简便易持的《大悲咒》,即从此经节选而出,自古以来受众非常之多,影响非常之大,其重要性、特殊性从此可见一斑。此经的重心,即在显示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的果地功德,在佛法内容上,属于“果德论”范畴。只不过又不同一般的情况,不仅仅是介绍观世音菩萨果地功德,而更以观世音菩萨果地功德为仰止,提倡于此信顺、忍解、乐欲相应作意,开启了一个特殊的行持法门——“大悲心陀罗尼法门”。

在观世音菩萨的断德、智德、恩德上讲,此经重在显示观世音菩萨的“恩德”。并进一步揭示、教诲:若修行人于此仰止系念,修持大悲心陀罗尼法门,即可现前尽除种种苦患、获得种种善利;并能远引未来自身的断德、智德,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以不可思议的恩德势力,普利一切世间苦患众生。又此经中观世音菩萨的恩德,特从果地三身中的“应化身”而言,千手千眼喻随应,智观世苦名自在,普恒利生是圆满,恒念众苦曰大悲,极善方便即无碍。

现代佛教是人生化的佛教,人间化的佛教,大众化的佛教。从广大受众的利益和诉求边说,佛法的真实固然重要,佛法的方便尤为重要,若捨方便,不得真实。此经所说的“大悲心陀罗尼法门”,在真实、方便二道中,即属方便道摄。兹为令学人入此善巧方便法门,获得随应的种种善益,我校会闲法师特依该经辑述成书,名《千手经要义》,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编入《普陀山佛学丛书.海天文丛》,愿以此共飨读者,一切见闻同沾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