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何处青山不染尘

2022-12-20

世界的真相是什么?这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所共同探讨的话题。在世人的观念中,自一出生起,世界便是如此模样,斗转星移,四季更迭,草长莺飞,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貌,这样貌深深根植于世人心中,无人怀疑其真实性,皆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则生活着。在这样的生活中,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等苦总是会接踵而至,世界展示了它的变幻无常。世界有其真实性吗?在多数人眼中,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真实的,我们所依止的根身器界是恒常的,怀有这样子的认知,我执自然而生,于是“我”不可侵犯,“我所”不可玷污,因此而产生种种冲突,也因此产生平息冲突的各种制度。

然而,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我们经常会出现恍若隔世、如梦如幻的感觉。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世界的“真实性”只是我们的一个错觉,一切外在的经验知识并不可靠,皆是世人之观念所衍生出的虚妄产物。虚假的现象与虚妄的观念碰撞,便出现了悖论。如罗素提出的集合悖论:一个理发师只给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给不给自己理发?如果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不应该给自己理发;如果不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应该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到底给不给自己理发?如贝克莱悖论:将一条线切割成无穷个点,这个点有长度吗?如果有,这条线将无限长,如果没有,这条线就是零。等等悖论的提出让我们对这世界生起了合理的怀疑,也证实了这个世界并非真实的。

佛陀证悟之后,告诉世人,这个世界的真实相是空性。但这也造成了一些人对于空性的误解。他们听到空、性空、空性等词,便认为“空”是什么都没有,于是堕入了断空、恶取空的谬解。然而,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是空性的,所以才存在各种可能性。

缘起性空,前者是万物的现象,后者是万物的本质。万物呈现在世人眼前,触的到,闻的到,在心中还会生起对于此物的感觉,很真实。若说万物皆是空性,那么多数人是接受不了的——一切真实的存在于眼前,能受用,能拥有,怎么会是假的?缘起性空,并不否认万物的存在性,只是在说明万物的实在性是否合理,是否值得世人为此而起种种执着。

万物的生起皆依待缘而生,一朵花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才得以长成,这是众所皆知的。缘起,在于说明事物的无常性。世间并没有一个永恒的事物可以独立存在,并且不灭、不坏。世人所见万物呈现出的坏灭相,即从生成起,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无常即非真实,如是真实之物,不灭不坏。因为世人的妄执,执以为是真实,所以产生种种的烦恼。由于执着,而指导出行为,对于执着者而言,自己的所言所行,皆是正确且具有“真理性”,而后“住”于自己认为的“真理”之中。一旦有“住”,自己的错误观念也就更深,便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一切事物,那么就局限在了自己的观念之中。

所谓“真理”,皆是自己的自性见。因为有所追求,有所执着,那么就会产生种种的“有所得”,在“有所得”的促使下,一切种种为“有所得”服务的规章制度便产生了。规章制度看似合理,但不过也是为了限制一些“观念”,而满足另一些人的“有所得”罢了。如印度的四种姓,雅利安人为了能更好的统治当地的古印度人,于是建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制度规律地进行着,久而久之,便顺其自然了,首陀罗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下等的。可是,仔细想想,这种种姓制度真的合理吗?且不说站在佛教的角度,就是以世间的角度而言,也是极不合理的。所谓的种姓制度,不过是自性见的附产品,并非本来如此。

佛陀所说的“众生平等”,站在世俗的角度,实际上,众生并不平等。因为被“观念”所束缚,被“自性见”所遮蔽,因为业,因为烦恼等种种的内在、外在条件,所以人生来就是有差异、不平等的,这些差异、不平等亦是人们的观念而导致。

束观念易,除观念难。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外在我们所以为的境相,实际上都是虚妄且不可得的,只是我们赋予了这些虚妄实在性,所以观念亦随之而根深蒂固。修行路上,就是要断除自性见(我执)。但对于凡夫而言,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观照到空性,故还是需要在日常当中多多串习。            

如是日,某位师父将笔者的衣服弄得垂到了地板上,笔者发现时,看到地板很脏,当时就生起了情绪。到了晚上,笔者在洗衣服时,突然想:“我”为何如此生气?或许这位同学并非有意的,“我”那么生气完全是因为“我”认为这衣服是“我”的,对衣服生起了系属心,我所心,所以才会生气。如进一步观察,这件事过了就过了,如同一个影像,只存在笔者的脑海里,那么“我”又为何要对一个影像而生气?进一步观察,“我”生气完全是因为“我”对这件事起了分别,这种分别是由第六意识所指导的,如果笔者在当时看到之后,直接把衣服撩起来,不落入第六意识的分别当中,那么也就不会有生气一说。

《坛经》云:“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的关注点若在外在的种种事物上,那么心自会被这些事物给束缚住,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六祖惠能大师亦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若将此心收摄住于道上,不令其向外驰骋,亦不加以分别,则心安住,烦恼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