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在禅话中遇见真实的自己

2023-05-03

 22级研二班 常净

又是一个假期,平凡的日子,人们纷纷离开喧嚣的都市行走在旅途中。然而也有更多人放下手机、离开网络,走进禅修训练营,开启新的视野,体验修行生活,去承接清凉洗礼,探索心灵的旅程。正所谓“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河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禅修是对心灵的培育,是让我们放下对过去的追忆、未来的焦虑,回归到当下,从宁静中寻找生命的真谛。这也不禁使我回想起第一次的禅修经历。

几年前跟随佛学院的参学团队到高旻寺参加禅七,第一次入禅堂,尤其是行香近乎“简单粗暴”的模式,还是有些刷新我的三观,内心不由感叹:不愧是祖庭,一直延续祖师传承,时至今日依然家风不改。师父们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的身仪,无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从初入禅堂的念话头,到渐渐能够把念头放在话头上生起疑问,到在话头中慢慢体会生命的真实意义。在短短一个七的时间,通过师父们的开示以及每天十一支香的实践,才知道原来“参话头”还有那么多门道,行香还有那么多规矩,跑起来如猛虎下山,停下时如脚底打桩,以至于临走时仍然意犹未尽。现在还记得班首师父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话多打闲岔,提起话头:念佛是谁?参!这个参话头是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从北宋末年的大慧宗杲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

禅宗的方法很多,基本可以归纳为机锋、棒喝、参话头和默照禅这四大类。

这些方法都是活的,不是死板的教条,是随时随地随意一法都可以信手拈来寂照当下的行门。同时禅宗强调的是“自悟”,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悟”是在“吾”心,这一心灵维度的飞跃必须由自己来完成,是任何人都插不上手、帮不上忙的。当然我们不能否定师承的作用,师承可以让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也正是由于重视这种祖统和法统观念,才使得今日依旧宗风不改。那么,在行动之前,首先就要清楚:什么是参话头?怎么去参话头?参话头和止观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参话头?参话头又称“看话禅”,从大慧宗杲禅师开始大力提倡,话头便成为众多参禅者所参悟的对象。话头是用来发起疑情的工具,是敲门砖,是用于开悟自心的钥匙,是以一念代万念去除妄念,与道相应的办法。不是任何话都可以作为话头的,作为话头必须具有两个基本条件,这也是话头的特色。

首先,话头必须是无意味语。所谓无意味语就是没有理由,没有答案,不可思议。那么也就是说话头是无法追究到答案的,用禅师们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是活句,不能是死句。犹如古德所言: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什么是语中有语呢?如《指月录》有禅师说:“问吹毛剑,答曰利剑是。问祖教同异,答曰不同。则鉴作死语,堕言句中。”这种有答案可寻的,就是语中有语。就比如,假如有人问:什么是佛性?答:真如!这也是语中有语,有了答案,疑情就发不起来了,就是死句。什么是语中无语呢?借禅师们常用的例子来说明,若人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东壁打西壁!这就是语中无语,没有答案,是活句。因为如果答东壁打西壁,其它人就会有疑问,祖师西来意怎么会是东壁打西壁呢?这样能引发人们去猜想,这时疑情就会生起,疑情出现就说明找到下功夫的地方了。这个疑情就是能够与道相应的契入点,因此叫活句,所以参禅要参活句,不参死句。

其次,话头都是疑问句。由于参话头的作用就是用来发起疑情,因此每个话头都是一个疑问句式。试想一下,不难发现,疑问句比陈述句更能引发我们的好奇心,升起探究的兴趣,这样会把思维和注意力都放在疑问上。这样疑问句式的话头很多,比如:念佛是谁?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万法归于何处?狗子有无佛性?等等。通过这些疑问句作为话头,来观照自心清净觉体。近代虚云长老所提倡的就是以参究“念佛者是谁?”这一话头为主,虚云长老说:只因你我根机陋劣妄想太多,诸大祖师乃教参一话头,这是不得已而用的方便法门。

怎么去参话头?古德说:要看,不是念。“参”有参看、探究,领悟之义。如果把这句“念佛是谁?”的话头拿来不停地念来念去,就象平时念佛号、咒语那般,就成了念话头,不是参话头。我们稍加注意都会看到,但凡禅堂都会贴有“照顾话头”四个字,照者反照,顾者顾盼,就是说要通过参看、探究话头去反照自性,用我们素来向外弛求的心回转来反照,这才是叫看话头。另外,要去参话头而不是话尾。拿“念佛是谁”这句话来说,在未说的时候叫话头,说了就成话尾,我们参话头就是要参这“谁”,要对这一问有疑,并且在这个疑的地方生起追究、探求它的念头,微微细细地去反照,去审察,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闻自性”。当疑情大到一定程度,犹如禅师们所说:当机缘成熟,瓜熟蒂落,则如桶底一下子脱落,即得开悟,即能证得妙有空性和如如不动之性。

在行香时,要守禅堂的规矩,比如:务必听从维那师父招呼,按照规定路线行走,脖靠衣领,眼看前人大褂后背中缝,左手摆三分,右手甩七分,一步套一步,脚步紧跟前面的人走,跟好自己所在的圈子。决不可乱行,不可抢朝前人,不可故意甩衣袖。心里平平静静,不要东顾西盼,动静皆不离本参,一心照顾话头。在坐香时,胸部不要太挺,气不要上提,也不要向下押,随其自然,但把六根门头收摄起来,万念放下,单单只是照顾话头,不要忘了话头。祖师们说:不要粗,粗了则浮起不能落堂,沉了则落昏沉,就堕空亡,都得不到受用。如果话头照顾得好,工夫自然容易纯熟,习气自然歇下。

刚开始用功,很难照顾这句话头,往往是在念,待到杂念少了,才能渐渐地转向参看、照顾话头。在用功的过程中,不要急燥,念头跑了没关系,慢慢地拉回来。也不要去追求境界,更不能有求开悟、求智慧等心念。要知道禅堂就是“选佛场”,打七就是为了开悟智慧,如果再另外去求这些,那岂不是头上安头了!参禅就是要直下承担,只提一句话头,直截了当,再无他念。如果刚开始话头提不起来,不要着急!只需单单只记一句话头,绵绵密密的照顾着,妄念来了由它来,着着它,不去理会它,这样起观照,妄念自然会息灭。正所谓“不怕妄念起,只怕觉照迟”,在持续用功的过程中,内心觉照的力量越来越强,即使妄想来了,总能以觉照力盯着这句话头,那么功夫会越来越深。

另外在用功的过程中,切记不要象我们平时思考问题一样去思维这个话头的前因后果,比如去追究念佛的这个“我”是我吗?进而去分析哪个才是我呢?是正在思维的这个是“我”还是四大和合的是我?这些都是不对的。参话头,起疑情,就是借助疑情当下截断我们的思路,使我们不能前思后想、左顾右盼,只在当下对准这个疑情,盯着它,禅师们就打了比喻,要象猫蹲在那里盯着鼠洞一样。盯住它就是为了让自己不起妄心,不起分别心,使自己念念不离疑情,总之就是要朝着一个原则去努力,就是祖师所说的“离意识心参”。有人就问了,原本要借这个意识来修,如何才能离意识?众所周知“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只是一心有三名,作用不同,名心意识。集起就是生灭,因为我们这个心是生灭不停的,参话头就是不要在生灭心上下工夫,不要在思量心上下工夫,不要在分别心下工夫,在没有任何出路的情况下去参,就叫离意识心参。要离了意识心,就能做到一念不生,这个过程自然不离定慧、止观。

参话头与其它方法,比如止观,有什么区别?若从法门来看,如倓虚法师所言:修止观和参禅用功的区别只是方法的不同,而它成佛的目的都是一样。参禅是抱定一个话头,从疑中去参悟;止观是大开圆解之后,从信中按照一定理路去修证。止观是侧重从慧门入手,先悟后修;参禅是从行门入手,先修后悟。

咱们不妨拿止观和参禅作一下比较,天台智者大师以三种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及圆顿止观,统摄一切止观法门,若将参话头与三种止观予以类比的话,宗门乃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当属圆顿止观。在《摩诃止观》中对止观有详细的说明:止观有二种行,即身行和心行,也称为有相行和无相行,身行指四种三昧: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我们打禅七,有坐香、行香,从身行上看,自然类同于半行半坐三昧。从心行上看,台宗止观是一心三观,对境是不思议境;禅宗以参话头作为心行,参疑情,不依外力,以无分别意识心“盯”疑情,要有铁杵成针之功,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疑情愈积愈浓,他日必突破屏障,廓然清明,般若现前。这种离分别、思量、名字相的功夫,也就是台宗止观所指的把可思议境观成不思议境的过程。若说“参话头”与止观的区别,如前所言,就在于下手处不同,也就是能观的法不同。比如五停心观众的念佛观、数息观等,以佛号或息为对境,都是为了止息心的惑障。而宗门的“参话头”拿疑情作为对境,同样以一念疑情制万念,以止息心的一切惑障。再者,参话头时,要用离意识心来参,就是不在生灭心上下功夫,无分别、无思量,就是要依于心真如门圆观,作而无作,修而无修,见而无见,才能达彻底的无分别,由此也看出,参话头当属圆顿止观,而非渐次或不定。

所谓“诸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来大悲入世,应病予药,虽法门无量,然法法相通。同样,无论是宗门亦或教门,虽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目的毫无悬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明心见性。心是众生本源,参话头作为一种方便法门,是直下承担,不落阶级,直指人心,在参看疑情的当下,回归生命寂静的状态,还原真实的自己。心作为了生脱死的关键处,若要明心见性,就要如古德所言:必须真参实证,非徒能诵经、说法便可为之。俗话说:尘劳逈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历一翻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不妨在闲暇时刻来一场对身心的净化和洗礼,在禅话中遇见真实的自己,认识世界,看清事物的本质,在纷繁复杂中体验简单,在焦虑烦恼中体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