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礼妙湛塔

2023-05-23

风和日丽,因缘成就,朝礼洛迦山。周末游客多,下船后,和同学们直奔山门。由于时间较紧,我们一致商量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刚好七步一拜,朝礼妙湛塔。

立定山门,第一个念头就是调整发心朝拜,马上觉照到这也是有所得的心。无论各宗各派,以终极的佛的境界讲都是清净圆满,究竟空、不可得,即便不可得的心也应离,念念无住、无碍、无所缚。据云,洛迦山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的道场,《普门品》云:观世音菩萨“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所以即使明白应清净心才是究竟,但也应该向佛菩萨学习发大愿。踏着脚下一步步的台阶,心中默默地学观音菩萨发愿了一遍又一遍,即使现在还不能像菩萨一样做到究竟清净,但心念也不能空过。

出家为僧,僧的作用是什么?三千威仪,八万四行,即是在演说妙法,令众生见者闻者悉皆皈敬三宝,发广大道心,进趣菩提。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当下的三业即是在上求下化,远的是成就佛菩萨的功德,效学祖师大德的悲智愿行,近的是将此深心奉尘刹,亲侍三宝,以报佛恩。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觉照三业应作怎样的改往修来,借假修真,让今生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道业上有所成就。

脚下踏着的每层台阶,触目所及的每处殿宇、山石草木,眼前的妙湛塔,从菩萨道场到妙善长老中兴道场,乃至今天住持上道下慈大和尚,都是在演绎佛法住世。想到许久没有停下来和自己对话,已然身着袈裟,每每在面对情非情境时,总忘却初心,造作流转之业。再看看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发大菩提心,起六度诸万行,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成就道业,利乐有情,不由心生忏愧,如何不辜负这身如来衣,是弟子应该思量和修证的。

要明白佛菩萨的究竟境界,要明确目标,就要学三藏十二部教典,以此指导三业。或许总觉得那也是如此遥远,甚难甚难。从何处入手,《禅林僧宝传》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告诉我们要有上上发心,下下行持。就是要发大菩提心,但从现前的每一念,每一时,每一处去行持。从俗到僧,不同的是僧格,作为僧人,不仅要具足僧人威仪,外相要持佛戒律,实则是从内断凡夫心,就是离有所得的颠倒妄念,念念觉悟毕竟清净,空无自性,这样就不会造作流转的三业。空不是空掉一切,不作为,而是知道一切毕竟空不可得后,缘每一情非情境时,不管顺境逆境,知道作为僧应该做出怎样的行持。能这样做,即是弘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佛法告诉我们这一切从自心中得,一切回归本来清净自性,即是圆满佛道、即是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