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2023-06-01

《楞严经》里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我们这个自性本体本来是不生不灭,无染无著的,但是因一念不觉生起无明之相,因为无明又生起三细六粗,四大六根,种种的法。致使我们凡夫众生在六道中相续轮转,没有止息。禅宗讲顿悟法门,但我们凡夫修行还是要次第而修。修是修行不是修道,道本来就有,不需要修,法尔如是。修的是我们自身的习气,积累福慧资粮。比如说我们凡夫的心就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现在染上了诸多灰尘,需要我们自己去擦拭干净,才能让镜子光亮如初。因为时间太久了,灰尘积累的太多,需要借助抹布和水等助缘才能把镜子擦拭干净。灰尘就是我们的习气,擦拭的过程就是修证的过程。如憨山大师所说:“心性者,是一切圣凡生灵之大本,本无顿渐之差,以体同而用异,因染习的厚薄,故有真妄之别。所言修者,只是随顺自心,净除妄想习气影子,与之用力,故谓之为修。”

修行人有先悟后修者,又有先修后悟者,悟有分解悟和证悟的不同。解悟也就是对佛法义理的正确见解,即文字般若。修行首先要敎理通达,不懂敎理那是瞎子摸象,盲修瞎练。就文字般若来说,虽然理解了什么是无念,无相,但是不观照没有实修实证那就是花拳绣腿,多会落入知见。虚云老和尚说过: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无住、无念、无相三者缺一不可,是连贯统一的,不能分开。口头上说见性但心还是迷执,对外在诸境有执著之心,一切尘劳妄想即从此邪见而生。

解悟固然重要,但是从实修来说,古人讲:“有时解悟会障碍悟门。”就是理解义理以后,总觉得自己明白了,是我们凡夫众生无始以来的我执和我慢和惰性认为自己都懂了,在用功方面反而力度达不到,吃不了苦。知道万法因缘生,空无自性,可是真去实修实证就做不到。如《楞严经》里佛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只有理解了文字般若以后通过观照实修,功夫才会慢慢起来。证悟也分浅深的不同,上上利根的人从根本上下功夫,顿超直入,根基钝的人循序渐进。只有理事同修,信心勇猛,一念放下身心世界,以所悟之理,起观照之力。当观照起作用的时候,就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去剖析,会发现我们的各种情绪和烦恼都是虚妄不实的,就像空气一样,没有一个真正的体可以抓住。我们无始以来都是被这些虚妄不实的,如恐惧、不安、难过、痛苦、快乐等等各种情绪和感受给蒙蔽了。日日年年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从未醒过来,以至于生生世世随业流转,乐此不疲。

憨山大师说:“良以妙性圆明,真源湛寂,本无迷悟,安有凡圣。盖有一念无明,则三有之空华乱起,寸心方歇,则一真之幻影全消。”明白了这种心识的变幻,还要历境练心,面对人生百态,生住异灭的各种变化,心才不会被一切外境所染。只有亲自证得了自性真如才是般若实相。正如永嘉大师所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