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唐离别诗中的辞行之礼

2024-03-23

古人生活条件有限,交通工具很不发达,每当离别外出,或是步行,或是骑马或是乘船,无外乎这几种,离开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亲人或朋友,所以古人对离别这件事十分重视,摆酒设宴、折柳相送、伫立岸边、长亭挥手,无不抒发着他们无可奈何的情感。

唐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繁荣程度和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世界所瞩目,是中国古代诗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更是在唐代诗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别诗在唐代则达到了真正的繁荣,名家名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数量空前绝后。据陈晓超所作的《论唐代离别诗中的情感类型》中统计:《全唐诗》所收人的离别诗就有500余首,涉及作者400多人。唐代的几乎每位诗人都曾把自己的笔触伸向离别这一题材。本文从祖道之礼和送别地点两个方面来阐述唐离别诗中的辞行之礼。

一、唐离别诗中的祖道之礼

在古代,人们的出行,不像现今这么方便便捷,其有很多不便之处,一是路途凶险,难料凶吉,路上可能会有野兽出没、会有强盗掠夺,还有自然天灾的侵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二是交通不便,此番出行,何时归来,是否能平安归来,都是未知数;三是当时朝代严格的法规制度,对人们的出行有着严格限制。正因如此,人们出行、远游带着极大的风险,面对未来前途的凶险,为远行的人送行,祝他一路平安,就是对远行的人最好的告慰。人们为亲人送行所能想到的,就是祈求神灵的庇护保佑,于是祭祀路神、行神的观念便应运而生,这就是古人的祖道习俗。

微信3.23图片_20240323095720.jpg

祖的本义是出行时祭祀路神,早在春秋时期,这一习俗就已经存在,如《左传•昭公七年》中说:“公将往,梦襄公祖。”这其中的“祖”即是祭路神的意思。人们出行之始的祖道仪式具体步骤,《周礼》《礼记》中都多有记载,郑玄所注的《仪礼注疏·聘礼第八》中云:“出祖,释軷,祭酒脯,乃饮酒于其侧”,通过郑玄的注,我们得知,此时的祖饯活动主要分为“軷祭”与“饮饯”两个步骤。首先是軷祭,《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軷,出将有事于道,必先告其神,立坛四通,树茅以依神为軷。既祭軷,轹牲而行,为范軷。”据此解释,可以总结軷祭有四个环节,分别是:立坛四通、树茅依神、行祭与轹牲而行。其次是饮饯,饮饯发生在“轹牲而行”之前,郑玄在《仪礼注疏·聘礼第八》中解释为:“卿大夫处者,于是饯之,饮酒于其侧。礼毕,乘车轹之而遂行,舍于近郊矣”。这里是说,参加軷祭的人们在祭坛旁为出行者敬酒送行的情形。饮饯也可以分为饮酒和赠诗两个环节。赋诗发生在饮酒之时,学者刘怀荣、孔哲在《先秦祖道仪式与<诗经>别情诗考论》中说:“朱熹认为《大雅·崧高》和《大雅·烝民》分别是尹吉甫在为申伯、仲山甫举行祖饯活动时的赠别之作”。 

考虑到先秦时期,社会出行条件及举行祖道仪式目的等主客观原因,此时的軷祭环节应是祖道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以表示对路神的敬畏,而饮饯则是附属于軷祭,此时还未受到重视。但秦汉以后,饮饯不再附于軷祭之后举行,而是逐渐成为祖道活动的主体,独立举行;軷祭则逐渐退居于次要地位,直至脱离于祖道,成为特定的仪式,供国家进行某些重大的祭祀仪式。随着文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出行条件的改变,祖道活动越发私人化,“上自天子贵人,下到庶民百姓,在别离时都习惯于设宴饯别,而祭祀倒在其次”,发展到初唐时期,虽然祖道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但祭祀活动已基本不见,此时的饯行活动主要以宴席的形式举行,且饮饯活动也早已发展为饮酒赋诗的形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古人的这些祭祀活动,完全是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保佑,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无论是送行者还是远行者,都从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送行者因不能陪同远行者的牵挂和愧疚得到了补偿,远行者也因送行者的祝福得到了满足和庇护。在饯行活动中主要用品就是酒和帐。如李白的《留别金陵诸公》:“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由此诗看来,饯别的地方一般是在驿馆或驿亭里,或者是在旁边的路口,饯别用的酒、帐之类的东西正是由这里提供的,其实,在唐诗中与“祖“有关的名词还是很多,如“祖道”“祖饯”“祖帐”等。如李白的《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群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等。

“饯行”的精神内核是尊重和感恩。在“饯行”的过程中,主人们通过食物和言语向客人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感谢他们过去的付出和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离别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彼此关系的珍视与期待。

二、唐离别诗中的送别地点

到了唐代,祭祀路神演变成了以饯行为核心的民俗活动,与神灵交流转而为人群间的社会交流,各种表达别离情感的艺术和风俗形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比如灞桥折柳,李白的《忆秦娥》写道:“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两首诗都描绘的是这样的生活画面。杨柳易栽种不择地,有很强的生命力;柳絮化为浮萍随流水远去,虽游踪不定但生理畅遂有很强的适应性。离别、寄远以折柳致意‚正是祈望离人远人随遇而安身心顺畅。

灞桥,又作霸桥,西汉时在长安城东。记述秦汉时关中地理的《三辅黄图》一书中,卷六“桥”条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长安城是汉唐时政治文化中心,灞桥处在东向的交通要道上,人员往来频繁,长久以来就是礼送行旅之人、抒发别情的特定处所,所以,后人又称之为“销魂桥”。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王勃的一位姓杜的少府朋友要到蜀州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写下了这首诗。“城阙”点名了送别出发之地长安“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一个“辅”字形象地写出了都城长安在关中地区的环绕护卫之下气势雄伟的景象。

南浦送别,南浦即南面的水滨,因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故诗词中多写南浦之别,后南浦同秦代长亭一样,成为了的送别之处的代名词。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王维的《齐州送祖二》:“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昌龄的《西江寄越弟》“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诗词中多有体现南浦送别。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祖道之礼与送别地点两个部分阐述以唐离别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辞行之礼。其中祖道之礼,由立坛四通、树茅依神、行祭与轹牲而行等祭祀路神活动,到唐代时饮酒、赋诗等饯行活动,再者以灞桥、南浦等特定的地点,来为出行之人送别饯行,以来抒发离别之情,此无一不昭示着人们对辞行之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