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清规中的礼拜

2024-06-12

礼拜二字从表面上看,是因礼有拜。然而,“拜”是中古历史上基本礼节,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礼是以身体诠释“拜”在仪式上看到这一礼仪的深化、发展,进而成为系统,其从周朝、春秋发展到现在,作为一种赋予社会意义的身体动作的礼仪——“拜”,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此外,若单单从礼拜者探讨,是看不见内在虔诚态度,但藉着礼仪外在化,使理性的认知通过感性的举动表达出来,呈现出礼的意义,所谓:“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从中看到“拜礼”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古时期的九拜之礼,延伸到清规上的礼拜,从清规中的礼拜看到祖师考虑到的细节,呈现出行礼拜时的殷重心与对每一事项的用心。

一、九拜之礼

在《尚书·舜典》中有关于“舜拜稽首”的记载,从此至周朝,在此时期周朝臣对君王、或下者对尊者使用的礼节,是以“拜稽首”与“再拜稽首”是为常见,但“二礼”并非是同时形成的,而是经过周朝与春秋两种不同历史发生、相继兴起的礼节,周朝的礼节的最高礼节是“拜稽首”,春秋时期“再拜稽首”的出现,看出行礼者对礼的殷重,以及对前者“拜稽首”表示有不足的敬意;乃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仪礼》中频繁出现“升成拜”,成为此时期的礼仪活动的标志。

所谓九拜,在《周礼·大祝》中记载:“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寄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拜”在《说文解字》中说:“手至地也,从手,杨雄说:‘拜从两手下。’”但在注释中张舜徽对拜是这样解释的:“古人席地而坐,自膝以下向后屈,而以尻坐于足跟,身向后倚。若必起敬,则直伸其腰舆股,惟两膝隠地,是之谓跪。既跪而俯其首,下舆腰平。头与腰平,则身若謦折,故头不至于地而两手自至地矣。此乃古拜式也。”此解字中描述了跪与拜的姿势区分,相对九拜之礼的姿势,又在《康熙 字典》记载:“《礼·郊特牲》:‘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疏:‘拜者,是服顺也。” 在《大祝》中是这样解释的:

稽首:拜头至地也。顿首:拜头叩地也。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吉拜:拜而后稽颡,谓齐衰不杖以下者。言吉者,此殷之凶拜,周以其拜与顿首相通,故谓之吉拜云。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

杜子春云:“振读为振铎之振,动读为哀恸之恸,奇读为奇偶之奇,谓先屈一膝,今雅拜是也。或云:奇读曰倚,倚拜谓持节、持戟拜,身倚之以拜。”郑大夫云:“动读为董,书亦或为董。振董,以两手相击也。奇拜,谓一拜也。褒读为报,报拜,再拜是也。”郑司农云:“褒拜,今时持节拜是也。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介者不拜,故曰‘为事故, 敢肃使者。’”玄谓振动,战栗变动之拜。《书》曰“王动色变”。一拜,答臣下拜。再拜,拜神与尸。

上文中的九中礼拜,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方式。文中的用“首”而不是用“拜”,《说文》中曰:“首至手也。”这在《说文解字注》中是这样解释的:“各本作‘首至地也’,今正。首至地,谓䭫,拜中之一,不可该九拜。”因此,对于稽首礼的姿势在《周礼今注今译》中说:“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亦缓缓至于地;手在膝前,头在手前。”此稽首礼是“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这种礼孔颖达在《左传·僖公五年》上作疏曰:

稽首头至地,头下缓至地也……《尚书》每称“拜手稽首”者,初为拜头至手,乃复叩头以至地。至手是为拜手,至地乃为稽首。然则凡为稽首者,皆先为拜手,乃成稽首。故《尚书》“拜手稽首”连言之,《传》虽不言拜手,当亦先为拜手,乃为稽首。稽首、拜手共成一拜之礼,此其为敬之极,故臣于君乃然。

 

从中而知,稽首礼与拜手二者的关系,说明在行稽首礼前先有拜手作为铺垫,稽首礼成为臣对王表示最为虔诚与恭顺的大礼,拜是表示敬服,而稽首是表示为极度的敬服之义,乃为礼中吉事之拜的重礼。然而,在稽首礼中可分为两种——先秦的拜手稽首与汉朝的稽首两种,如《国语·周语上》中记载:“襄王使邵公过及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郄芮相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可见,晋惠公对周襄王的赐命 “拜不稽首”,只作拜手而不作稽首,将一个完整的礼拜动作只做一半,因此被认为是目中没有周王的无礼行为。又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对胡服骑射改革,但公子成拒穿改革的胡服,但赵王亲自到其家并对他说:“今骑射之服,近可以备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也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而忘国事之耻,非寡人所望于子!”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议,敢道世俗之间。今欲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令。”这是先秦时期案例。但在汉朝时期的典籍中,稽首多些,如在皇太子仪中记载:“拜皇太子之仪:百官会,位定,谒者引皇太子当御坐殿下,北面;司空当太子西北,东面立。读策 书毕,中常侍持皇太子玺绶东向授太子。太子再拜,三稽首。”拜皇太子的礼仪,将百官及司空所站的方位说明,并说明皇太子在授玺的礼拜情况。

顿首与稽首虽略相同,但也不相同,所谓:“顿首之拜,以头叩地,似丧礼之稽颡。但稽颡头触地无容,顿首头叩地有容,以此别于丧拜。叩头即起不稽畱,以此别于稽首。此拜不常用,唯有急求人乃用之。”顿首是“叩地有容”,指在行礼时,跪在地上,引头至地,头碰在地上即起;而稽首是“触地无容”,此礼属于跪拜礼,在行礼时 双膝跪地,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稍作停留后起身。此礼为“凶丧”之礼,是丧事中最重之礼。此礼又为平辈间的礼节,如《与陈伯之书》中南梁人丘迟在信开头曰:“迟顿首陈将军足下”,结语曰:“丘迟顿首”。然此顿首礼,在《春秋左传》中记载:于公元前534年也就是昭公八年,齐国子尾(高虿)去世,子旗(栾施)希望主持子尾家政,但子尾一族不同意于是出现纷争。子尾的好友陈无宇准备帮助子尾的家人攻打子旗。子旗到陈无宇家解释自己的动机,陈无宇对子旗行顿首礼,表示自己想攻打子旗的愧疚。

空首礼有多家的争议不同,首先贾公彦疏中认为空首礼是“先以两手拱至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又有《礼记·少仪》中有“手拜”之说,郑注:“手拜,手至地也。”但是孔颖达疏案郑注《周礼》中认为:“空首,拜头至手,此云手至地,不同者,此手拜之法先以手至地而头来至手。”从中看出二者的大同小异,其二者的同点在于空首是由手至地,头至手,不同点在于孔颖达认为认为先拜头至手,接着头随着手至地。然此空首即是拜手,关于它的使用情况,在《周礼注疏》中曰:“君答臣下拜。对此《礼记正义》是这样解释的:“此答臣下之拜。其敌者既用顿首,故知不敌者用空首。可见,君主答谢臣子用空首之礼。

吉拜不是指定某种拜礼,在《仪礼》中有多篇运用,如《士冠礼》《士相见礼》《觐礼》等篇章中。此吉拜相关运用的礼仪共有四种,如吉礼(祭祀)、宾礼、军礼、嘉礼等。郑玄注中对吉拜的姿势是这样描述的“拜而后稽颡”,是指先空首后顿首,稽颡是指屈膝下拜,以额触地。然,凶拜者,前文曰:“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是指先顿首后空首。再者吉拜与凶拜二者有尚左与尚右之分,吉事在左,凶事在右,如孙诒让《周礼正义》云:“《贾子·容经》云:“拜以磬折之容,吉事尚左,凶事尚右,随前以举。”

振动,如前文说“两手相击也”黄益飞引贾公彦的“《疏》以为振动亦稽首之拜;凌廷堪《礼经释例》陈寿祺皆申杜子春以振动为丧拜之说,以谓振动即哭踊。”再者,奇拜与褒拜,常用于答拜礼;但奇拜指一拜,而褒拜指再拜。

肃拜,如前文所说:“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这是郑司农的观点,认为肃拜不跪但俯下手;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曰:“盖跪而微俯其首,下其手,则虽俯首,不至手;手虽下,不至地也。”肃拜又为妇人之拜,曹元弻说:“肃拜,妇人之拜。”又引《士昏礼》曰:“‘妇见姑,姑兴拜,赞醴妇,妇兴拜。’是妇人之拜不坐,如今之揖,即肃拜也,军礼亦用此拜。”肃拜即是长揖,在行礼时站立、俯身,但不跪,手虽下,但不碰地。

清规6.12中的礼拜.jpg

二、清规中的礼拜

所谓礼拜,《禅林象器笺》引“《大鉴小清规》云:‘礼拜之法,自谦之法。’”而这自谦之法便是认识到“进退有度,尊卑有分。”在清规中对于礼拜之法,常见的有触礼、对触礼、普触礼、普同触礼、触礼一拜、触礼三拜、大展三拜、大展九拜、同展三拜、两展三拜、答拜三拜、炷香三拜、插香三拜、同礼九拜、喝参三拜、参拜、望北三拜、和南等清规中的相关礼节。从礼拜中看到从“信而真”的部分,这信仰同样是由仪式呈现出来,如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说:“宗教现象可以自然而然地分为两个基本范围:信仰与仪式。信仰是舆论的状态,是由各种表现构成的;仪式则是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这两类事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差别。仅凭仪式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就可以把仪式和其他人类仪轨相区分开来,并使其得到确定。”从涂尔干的文字中看清规中各章各项事务,明确礼拜行为方式,生起恭敬心如同飞机起飞慢慢地冲向天空行驶,那份坚韧的信仰在不知不觉的仪式礼拜中坚定。下文将分析礼拜的仪式与行礼时心理波动,乃至略取清规中相关例子进行说明。

(一)礼拜的姿势与效能

“触礼”即展坐具,折四折,置下,即是“以额头触于坐具上的礼拜法”,是一种简单的礼拜。若是触礼三拜,则是“三叩头,故云触礼三拜。”又若顶礼时头至地,身衣有污,所以“具”在律典中主要有护身与护三衣的作用。再者,触礼外还有“普触礼及对触礼”,所谓“普”,是“众人一时触礼,故曰普也。”此普触礼在《敕修百丈清规》中有四次出现,如侍者进退、游方参请、诸方名胜挂搭、结制礼仪等;所谈“对”是指行此礼时,面面相对而行触礼。

再谈“大展三拜”,又称为“触礼”,其意为展开坐具以三度礼拜,在举行大仪式时便用此礼,是禅僧对尊宿所行的仪式,行此的礼主要表有恭恪之意。如《禅林象器笺》中曰:“此亦以触礼,对大展,则展开坐具义,为正焉,若大展开手拜者,大仪式时然,表恭恪也。”

其次“两展三拜”,或曰两展三礼,是指二度展摺坐具而礼拜三回,此礼主要为人事、陈贺时所用的礼法,原为学人对师长依序先是大展三拜、展具三拜、触礼三拜。在初次欲展具时,师长客气地说:“免展具”,故不展具,但坐摺势、鞠躬、叙事等是为第一展;再次行者欲展具时,师长再次曰“免展具”,乃作摺势、叙寒暄,是第二展,如果不拜则于情不足,敬礼之心未息,因此“不展坐具而手持触地拜而已”(触地三拜)。在《敕修百丈清规》共有12处,出现22次。再者,这里的“展”是“插手于坐具,至第三度,抽之点额而礼。”这里的第三度主要说明触礼三拜中的三拜是三次点额。此触礼三拜即是将坐具三折,当额于一折而三叩,或者执具正半,四折,当额于其上而三叩;或者于前两展与和面的一拜,合成三拜。

同展三拜是指大众同展坐具而行三拜,主要在佛、菩萨圣诞节、祖师祭祀日、佛会皆行“同展三拜”,在行礼前先由行者高声唱喝:“大众排班、列拜,”大众展坐具三拜。”或维那喝:“大众九拜”,大众则展开坐具行九拜礼,是为同展九拜,此乃最敬重之礼。九拜在律苑事规中指出大展九拜是先叙事、次寒暄,并同禅规,在清规中的九拜是指三次三拜;

清规中多次出现的“再拜与三拜”,再拜的意义如前文所说的再拜稽首,所谓“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而三拜,主要说明其意在敬上自卑之仪。再者团拜,指众人聚拜;再次答拜,其与周礼九拜中的褒拜相同,所谓“褒拜为答拜,”同样,答拜还是清规中的还拜。

最后和南,所言“和南”者,是梵語,或云那谟婆南,唐代曰“我礼”,或曰“归礼”。其意义乃“归亦我之本情,礼是敬之宗致”。亦翻译为“归命”,义为代于“南无”的意思。对此《摩诃僧祇律》指出和南有身、口、心三种,如文中云:

 

和南有三种:身、口、心。身者,前人若坐、若立住,头面礼足,是名身。口者,若前人远遥,合掌低头作是言“和南”,是名口。心者,若以背去,应合掌作敬,是名心恭敬。若见上座来,不起迎和南恭敬者,越毘尼罪。是名恭敬上座法。

 

这样的礼仪是从外表看到内在的的一种“MRL”外在的威仪呈现出内在的修养,对上座所行之礼在《四分律》中是这样说的:“至上座前,脱革屣,偏袒右肩,合掌,手执两足,云我和南,而作礼也。”在清规中常常见到“和南”,如《勅修百丈清规》中云:“堂司行者往首座前覆云:“放参。”从圣僧后转出堂,供头鸣堂,前钟三下,众普同和南,各出全单而散。”我们从清规的每一细节中无不看到礼的影子,可见,礼,覆也,意即实践,仪即法则,有方法程序的意思。

(二)礼拜的运用

1、触礼

在《勅修百丈清规》关于“触礼”的文字出现共有109次,如在“两序进退”将触礼、对触礼、普同触礼、触礼一拜、触礼三拜等,如丛林中的执事人员已满,需要向方丈禀退,择定时间后,住持令行者报两序执事说明退执事,如文中记载:“凡职事将满,预诣方丈禀退,如择进退日定,住持令行者报两序,知当晚昏锺鸣,旧知事一班,诣方丈插香告禀,触礼一拜。纳库记钥匙而退,就中或有再留者,住持随送到库司,侍者烧香点汤勉留,次早五更锺鸣,头首一班怀香诣方丈,触礼一拜告退,或有留者,亦同前礼,点汤留之。”旧知事等人,前往方丈处插香告禀,触礼一拜,其中“禀”者,在《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禀,敬也……吴楚之间自敬曰禀。”触礼及禀成为礼的最高敬义,故旧知事以敬重之心到方丈室向其触礼一拜;再者,头首等人到方丈所后,将香取出、焚香、触礼一拜,为何在触礼前焚香?对于焚香一事在清规中并不少见,其涵载着中古文化,在礼制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意义,薰香祭祀中的“香”,是一种人与圣者连接的媒介,可以通过“香”的原因启到与圣者沟通的桥梁。在此处头首等人焚香、触拜等礼仪,从其小小的动作看到礼仪在清规中的神圣一面的细节。

2、大展礼

关于大展礼在《勅修百丈清规》中记载着其不论是大展一拜还是三拜或是九拜,出现的次数共有34次,如告香、入室、受法衣、当代住持受请、专使特为新命煎点、受请人升座、专使特为受请人煎点、入院、开堂祝寿、请主丧、全身入塔、两序进退、沙弥得度、新戒参堂、大挂搭归堂、请益(有九拜)、库司四节特为首座大众汤、结制礼仪、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等仪轨中详细说明关于“大展礼”的仪式。同样,再如“两序进退”,住持先拟名字,再令客头行者请旧知事吃粥与茶,从后门入的旧知事属于西序后堂首座,所行规约如文中所说:

 

住持以择定人名目子,并西堂勤旧,令客头行者请粥罢会茶,其旧知事一班候僧堂行粥遍,从后门入,上首鸣椎一下云:“白大众,某等昨蒙堂头和尚慈旨,令归库,今来心力疲倦,告退归堂随众,谨白!”再鸣椎一下,从圣僧左出住持前,两展三礼;初展云:“某等昨蒙甄录,自愧匪才,下情无任愧怀之至。”再展叙寒温毕,触礼三拜;退身从圣僧右出圣僧前,大展三拜,转身从首座板起,巡堂一匝,中间问讯而退。

文中说明了旧知事谦虚辞退的仪式,其于早斋后在大众前白后,从圣僧位的左边出,到住持前行两展三礼,此礼如前文所明,在初展时先自谦后,住持令其免展具,再展时叙寒温毕,住持再次令其免展具,故行触礼;退后于圣僧前行大展三拜、巡堂、问讯、退出。

旧知事退后,但丛林中的职位不可空缺,所以在请执事时对于礼拜也是有相应的规定的:

粥罢行者守请新人至寝堂,献茶毕,住持躬起。烧香一炷,归位白云:“前两序告退,此务不可缺人,拜请某人充知事,某人充头首,逐一标名白讫!”住持出就炉前立,侍者揖请新人至住持前,对触礼一拜,新知事同进前,两展三礼;初展云:“某等乍入丛林,诸事生疎过蒙使令,下情不胜恐惧之至。”再展云:“即日时令谨时恭惟,堂头和尚尊候起居多福。”触礼三拜,住持答一拜。新头首进前两展三礼,致诃同前,转位献汤……汤罢谢礼,或展或免,供头鸣僧堂钟,大众归鉢位立定。住持入堂,先送前堂首座,以次头首随归鉢位,各触礼一拜,次送后堂,对触礼一拜;新知事一班预立于西堂板头,住持归位,维那往住持前问讯侧立,(如维那已退,则知容侍者代行礼。)住持付目子与之,当面问讯,从圣僧后转鸣椎一下云:“白大众,前知事告退,此务不可缺人,适奉堂头和尚慈旨,请某人某职,某人允某职职,谨白!”复鸣椎一下,侍者即揖请新知事一班,住持持前触礼一拜,维那白云:“请知事讫。”又鸣椎一下,知事一班两展三礼。(致词并与前同)知事转圣僧后,右出圣僧前排立,大展三拜,维那引巡堂一匝,归中问讯,横退过西堂板头立,堂司行者喝云:“大众礼贺新知事”普同触礼一拜毕。又喝云:“新知事礼谢大众。”普同触礼一拜毕,又喝云:“大众送新知事归库司。”供头行者鸣僧堂锺,住持送入对触礼一拜,送住持出,与旧人交代互转身,对触礼一拜,送旧人出。侍者先贺,次头首领众贺毕,行者喝云:“大众送新首座归寮。”再鸣锺送贺毕,喝云:“大众送新维那归堂司。”又鸣锺送贺毕,逐一喝云:“两班勤旧送新后堂首座书记藏主知客归寮。”送贺交代礼并同前,又各喝云:“大众送旧首座都寺归寮。”亦鸣锺送贺毕,各喝云:“两班勤旧送以次旧头首知事归蒙堂前资,”礼亦如前。送住持出,寮主先相接交互转身,对触礼一拜,不送出,然后受贺俱毕新旧人各怀香,即诣方丈拜谢。新人香系库司备谢毕,新旧人同巡寮方丈请半斋点心,斋时草饭仍请西堂勤旧光伴,列职杂务待请两序了,别日诣堂司告退,次第择人交替。

是由于旧执事退后,住持在事先将新执事的名单列好,便令行者引荐新人到方丈寝堂,住持焚香,归位后将丛林中所缺的执事位白众,因执事位不可缺,故请某人充当某职位,白大众竟,出位在炉前立,侍者请新人到住持前,行“对触礼”,接着新执事进前再行“两展三拜”礼,初展时陈述谦辞,二展叙寒温,最后行触拜礼。

献新执事茶汤礼后,在僧堂中,先送前堂首座,次送头首归钵位,各“触礼一拜”,次送后堂堂主,行“对触礼一拜”。

新聘请的执事立于西堂板头,维那(若不在,又知容行者替)到住持前立,住持付“目子”,住持与维那问讯,到圣僧后敲椎后,白所请新执事的名单,白后,再敲一下椎,侍者请新执事到住持前触礼一拜,随着维那白后的声音及敲椎声,执事等人行“两展三礼”,从圣僧后转到圣僧前,行“大展三拜”之礼,维那引新执事巡堂一匝,归位。

大众贺礼:由堂司行者喝云:“大众祝贺新执事。”此时行“普同触礼一拜,”所谓“礼尚往来”大众祝贺后,再由堂司行者提醒:新聘请的执事礼谢大众僧,同样,行“普同触礼一拜。”

礼毕,堂司行者请大众僧送新执事归库司,住持送入库司后,与新执事行“对触礼一拜,”送住持出后,与旧执事交接工作后,行“对触礼一拜”,并送旧人出。

新旧执事前往方丈室答谢。

方丈请新旧执事半斋点心,斋饭时请西堂、勤旧光伴,列职杂务还待请两序。

从上面的聘请执事的仪式看到礼仪的殷重,从每步的节奏、每一次礼拜看到新旧执事承担的责任,其发心为常住做事、为大众服务、或是禅堂中引众“导师”。这与彭兆荣先生说的一样,“仪式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系统。”与其同然,行礼一定需要区分场合,而礼拜则象征着行此礼者对此的信仰,从小小的礼拜动作看出对礼的尊重、对此职务的担当,及自身的谦卑。

三、礼拜对行人的涵义

为何选择头部作为拜,其有何种意义所在?从前文了解到拜的姿势,在拜的过程中,每种拜的姿势中头部皆有变化,此姿势的变化是通过“首”位置、空间的变化,成为准确的动作语言。然在人体上,“头位元首,四肢为末。”头部是人体中最为尊崇的部分,在人的意识中存在着“敬天”信念,所谓“头者,神所居,上员象天,气之府也。”以头首为拜的礼法,体现着天尊地卑的自然法则,在礼拜时以最尊最高的头部处于最卑最低的位置——脚下,正如《禅林象器笺》引《大论》云:“人之一身,头最为上,足最为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

在礼拜时,手部的姿势同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所在,在中古文化中以“拱手”成为一种施礼姿势,体现出尊卑意识,拱手的规范体现出礼的轻重,所谓“拱则抱鼓,”然其抱鼓与拱手相同,其表现出自卑而敬人的涵义。在我们生活经常“合掌”,而拱手与合掌相辅相成,如《四分律名义标释》中记载:“言合掌者,或云叉手,又云合十指爪,皆是敛容呈恭,制心不令驰散,然心使难防,故制合掌;而一心也,《观音义疏》云:‘此方以拱手为恭,天竺以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不散诞,专至一心也。’”合掌能令行者在礼拜时,或遇尊长时合掌,是为“敛容呈恭”之义,说明面部的表情显出端庄的脸色,以及恭敬谦逊之礼;在日常中我们散乱之心难于提防,故以“合掌”令摄其心。对于“一心”,智者大师在《观音义疏》中将中古文化的“拱手”与“合掌”解为“恭敬”之义,是为不散慢。正如书玉所言:“礼拜虽不费财,而信心慇重故。”在俯首或下跪的姿势中,自然就生发谦卑之心,所以在礼拜时有折伏我慢,远离愚痴障。虽然这样礼仪教化看着微细,一次礼拜难于治疗傲慢心理,但可将其存于心,动于行,日积月累渐渐逐成滴水穿石的状态,如《礼记》中曰:“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结      语

小小礼拜这一举动,看到中古文化底蕴,根据《周礼·大祝》所记载的九拜,唯有振动不是在西周的金文所见外,其他皆属于此时期的礼仪制度,随着拜礼的发展,九拜的形成在东周时期最终形成。然而,清规中的礼拜多少延续了中古文化,拜礼在清规中将佛教与中古文化糅合,并呈现出由外而内的表现,清规中的各项仪式规定了拜礼的严肃性,并从中看到了信而真的信仰,正如Victor Turner认为:“仪式就是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它们虽然没有放弃技术惯例,但却是对神秘的(或非经验的)存在或力量的信仰,这些存在或力量被看作所有结果的第一位的和终极的原因。是的,存在的力量是拜礼终极原因,不能因繁而怠,或因繁而不敬,这与礼不合,形不成拜礼达成的意义,故《礼记·祭义第二十四》曰:“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因此,从清规中的拜礼细节中看到祖师的用心,与拜礼呈现出对三宝以及丛林的事务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