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道场就在你心中

2025-05-04

我们常常向外驰骋,追寻心目中理想的道场——远离是非、绝对清净的世外桃源。然而,现实的画卷总是斑斓而复杂,难免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使得我们内心偶尔会泛起忧伤与失落的微波。但是,我们自身就携带着无尽的能量之源。一旦找到与内心契合的方法,便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这将引领我们冲破现实的迷雾,抵达心中那片梦寐以求的乌托邦。

首先要相信现前一念心性与诸佛无二无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由《大乘起信论》可知,众生心具足三大:一、体大:真如本性平等不增减。二、相大:性功德本自具足。三、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善因果。此论由一心开出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真心因无明风动成生灭,生灭心依不生灭心,此二者如水与浪,动静虽殊,而水体是一。真如体无有可遣,亦无有可立,因此因缘所生法根本染污不到自己的心性。

凡夫往往心随境转,向外攀缘,跟着感觉走,显然这样的一个生命注定会与痛苦相伴。世界与自己都是因缘和合的虚妄相,在二取无欺显现的当下,实际上,显现并不像显现那样存在,能取和所取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众生总是执妄为真,如《华严经》云:“众生处处着。”从而识浪奔腾,情想无涯,起惑造业,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无尽古老的生死轮回,难以出离。

我们活得如同奴隶一般,天天被念头所缚,然而烦恼和痛苦的根本就是它。外道觉察到念头太累,因而修无想定,虽是能把念头停下,却深深地伤害了自己的菩提,这是错损菩提。不管在凡夫位有多烦恼,法身总是如如不动。我们习惯于向外抓取,往外听,往外看……实际上,耳朵不向外听也能听到,声音在闻性中自生自灭。但众生却自作多情,多一个往外听。法身和无明不相舍离,当无明风不刮之时,法身即能显现。若不向外抓取,一切万法朗然现前,在我们的觉性中幻生幻灭。

道场就在你心中.jpg

其次,要归投依靠对。众生迷惑颠倒,认为五蕴色身是自己,因而受尽累劫生死之苦。内心深处深深地归投依靠娑婆世界,极其耽著亲人、钱财、工作……正因为对三界串习太强,从而一次又一次来此投胎。若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娑婆的不圆满,就会发现轮回中最可怕的是快乐的感受,金榜题名、花前月下、游山玩水……这些如同刀头蜜,有割舌之患,只能使自己愈发痴迷于三界。五蕴、是非、五欲等都是轮回的产物,若执着外境,漫长的生死之流就此显现。娑婆世界福报的极致无非国王,痛苦的极致无过于骨肉相残。当频婆娑罗王遭遇儿子阿阇世逆杀可谓痛中之痛,将此界的无常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个世界的五尘自带烦恼,好的令人生贪,坏的使人生嗔。贪着亲方如沸水,贪着敌方如烈火。所以从内心深处要对世间的一切不计较,放下不是不做,是随做应无能做所做。由《肇论》可知,虽知诸法空,万行宛然行。

因此要把心带回家,归投依靠现前一念心性,他就是阿弥陀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借极乐之依正庄严来修自己的皈依心,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胜妙五尘,一草一木、一花一水……都具有无量的功德。一旦接触西方净土的任何一物,都能使人增上善根功德,并且没有丝毫过患。因为一旦往生,法身就不再迷失。而且净土法门的三辈九品主要即为凡夫而宣讲,若发愿求生彼国,念一声佛号,则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此外,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随愿往生,蕅益大师曾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只要你真信切愿,万牛莫挽,则能感应道交。

道场就在你心中,无须向外觅求。之前我们如此归投依靠娑婆世界,种种执取,无法放下。然而,无论这辈子取得多大成就,一旦死亡来临,都会化为乌有。那些被世人爱恋迷执、欲罢不能的五欲之乐,也仅仅是阎罗王释放给众生的诱饵而已。因此,我们要想在这个五浊炽盛之时,此生就决定出离生死,则一定要把归宿安放在极乐净土,认定娑婆世界只是生命暂时的停歇之所。所以,对于世间的所有,尽力尽份去做,切勿执着。然而,对于净土的信愿,努力去增强,然后一心念佛。如此,才能更加无碍地归往极乐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