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无常的警钟

2025-08-07

梅雨季的雨总带着黏腻的凉意,细雨不大不小的飘着。每到这种阴雨天,膝盖的旧伤便开始隐隐作痛,比手机里的天气预报还要准时。窗外的雨丝连成一片灰蒙蒙的帘子,看得人心里也跟着闷闷的,下雨天总会让人仍不住多思多虑,各种念头也纷纷聚拢。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条:“自己在家熬夜差点猝死如何自救”的新闻,而恰好在看到这条新闻的前一天晚上我坐在书桌前,身体出现的种种症状,恰好与新闻中说的心源性猝死的症状相吻合。当时只以为是累过了头,此刻对照新闻里的症状,后颈冒出一层细汗,忽然就体会到:原来生死真的就在呼吸之间!那些被当作“年轻资本”的透支,早就在身体里埋下了无声的警讯。

恰好在这几天,学校统一组织体检,拿到报告时,原本以为自己还年轻,指标该是鲜亮的,却不想好几处都显示“良性异常”。盯着那些数据指标,才忽然意识到所谓“健康”,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身体就像台运转的机器,零件磨损是无声的,等发出异响时,或许已经是积了太久的疏忽。就像这会正痛着的膝盖,不过是两年前摔过一跤,当时以为养养就好,不曾想却成了每个阴雨天的天气预报。

微信图片_20250807095425.jpg

佛陀说“生命在呼吸之间”,从前只当是句禅语,直到亲历过心悸的夜晚,看过体检报告上的红箭头,才算是体会到这话里的份量。我们总以为自己还年轻,日子还很长,明日复明日,却忘了无常从来不会等你准备好。就像新闻里那些突然凋零的生命,或许前一刻还在为生活奔波,下一刻就与世界永别。谁能保证,无常不会在下一刻到自己身上?扪心自问:当死亡来临时,我真的有把握吗?实在话心里是发虚的。在面对生死时,第一反应是恐惧,这是人的本能。但如果只是沉溺于恐惧,却不懂得在活着时观照内心、修正言行、精进办道,等到无常真正来临时,恐怕只剩下手足无措的慌乱。

佛陀和祖师大德们都教导我们要修无常观,要时时刻刻提起正念,而不是消极地等待终点,让我们要在清醒中看见生命的脆弱。就像这具色身,虽然说是五蕴假合的“臭皮囊”,却也是我们借假修真的载体。如果连这副“假皮囊”都不爱惜的话,又谈何修行呢?所以按时吃饭、规律作息、正视身体发出的警示,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其实都是在为我们的修行解脱筑牢根基。毕竟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如果这一世的色身消亡殆尽,那下一生何时才能再得人生、再闻佛法我们都不得而知。那么求道解脱、了脱生死也就都成了空谈。

窗外的雨声小了,淅淅沥沥的,但天还是阴沉沉的。时间就像雨一样,看似零散,实则一直不间断的推着我们一个劲的往前走。我们不是铁打的金刚,更像一个在风雨里赶路的行人,前路不明,脚底打滑;我们也无法掌控天气,但能掌控行走的态度,我们不能在这湿漉漉的路上,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像无常观的本质,从来不是让我们恐惧死亡,而是让我们在知道“生命随时可能终止”的真相后,更认真地活,更坦诚地修,如此才能在面对生死时,少一些惶惑,多一分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