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生命流转的链条之十二因缘
2025-08-08
常常会想,此世的生命状态因何是如此?他世又会是成哪般?流动的生命以川流来喻之,是前前逝去,后继复来,昼夜未有停歇。与其被动流转,不如主动探其究竟。有人说顺应流转挺好的,恳切地说,此世是人身,他世可未必。近日在阳台看到一对鸟儿啄食的情景颇有感慨,一只张着嘴巴,抖动着羽毛左右摇摆,另一只啄起地上的小米喂它吃,这跟社会上地铁里互动亲昵的男女差不多。“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又一刮风下雨天,阳台外的小树枝上蜷着一只避难的小鸟,枝叶被吹得零零落落,此时谁还会觉得让生命顺应流转好。
流转的另一种常见说法为轮回,轮回是缘起的生命体现,它不是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因缘条件推动而成,即宇宙的根源——十二因缘,亦称十二有支,其包含了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愚痴的别名,不明事理,缺乏辨别能力而产生三毒烦恼,它也是令惑心升起之因。落入世间生活中,有一个新闻讲述,某男子为了用物资讨好女朋友而抢劫银行,听之痴情,实则是其心智被扰乱迷惑。被愚痴所驱动的身口意行为是第二支“行”,其有造作之意。此二支是过去世的因,对应四圣谛里的集谛(招集苦的原因)。因熟果现,导致以下的现在世五果(苦谛)。
一果即识,由业力推动,在果报现起刹那生念,入胎为识;二果即名色,这是胎中身心的雏形,六根还未完备;三果即六入,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前面识的基础上,此时六根已完备;四果即触,出生后六根和六尘的色声香味法接触,能感知但还未能识别苦乐,此阶段为两至三岁间;五果即受,此时为五岁到十四、五岁间,受外境影响产生苦乐的感觉加强。像日常生活中,少儿会因在学校受到表扬而雀跃,也会因妈妈的批评而难过。现世除了五果外,还有影响未来世的现在世的三因,即爱、取、有三支(集谛)。
爱,追求乐受,对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贪爱难舍,而产生种种情感变化。此从青少年开始,如中学生逐渐有攀比心理追求名牌用物,也开始有了暗恋的男女同学,常常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而开始修饰自己的形象,这些都是爱欲欣乐的心理变化。
取,成年人爱欲心愈演愈烈,对贪染的各境执取不放。内心开始谋划如何得到它(五欲),俗说夜里常辗转反侧。
有,染著造新业,现世未熟之果,未来世必报。业体现在哪?比如工作上为了拿到好项目而献谄献媚,油嘴滑舌谎言连篇。又如喝酒应酬没有节制,而经论里有提到,酗酒者在现世会越来越愚痴,他世可能会转生畜生道。
最后两支是未来世两果(苦谛),一个是生,即今生所造之业,为未来受生(五蕴之身)。第二个是老死,指未来世若是五蕴之身,就一定会衰亡。
三世十二因缘中,过去影响现在为一重因果,现在影响未来为另一重因果,合称三世两重因果。从无明至老死,十二有支如同一根链条,串起生死的相续,无有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