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孝道
2025-09-01
农历七月,俗称兰月、瓜月、鬼月......因为七月兰花吐芳,清香四溢故称兰月;瓜月为七月瓜果飘香故得名;鬼月,即是佛教的盂兰盆月,也是道教的中元节,可以说七月也是孝亲月。佛经说:“是佛弟子都要修孝顺之道,应该念念中,常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应常以孝慈,为父母们作盂兰盆,供养佛及大众僧,来报答父母的慈爱之恩。”所以到七月,让我想起“孝道”这个字,下面就来谈谈“孝道”吧。
一、三家之孝
辞亲割爱,剃发出家,何为孝呢?释迦牟尼佛以身作则,在父亲往生时带领亲眷属亲自抬棺送葬,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也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人称之为孝经。所以出家后最大的孝如《菩萨戒》所说:“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所谓孝道,从古至今,不管佛教,道教,儒家都在宣讲,正所谓“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儒家有《孝经》,如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佛门有《地藏经》婆罗门女救母等孝道,而道家有《文昌孝经》:“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孝道为天下子女共行之道,不分敌友,亲疏,都应该行之。
二、孝之典故
孝道,为自然之法,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都有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古人更有卧冰求鲤,画缋奉母,都体现善事父母,子承老也。
《杂宝藏经》卷一记载,有一个国家叫作弃老国,在这个国家只要有人老了,就会被驱逐。但有位大臣非常孝顺,不忍心把父亲赶走,于是就挖了一个地窖,把父亲偷偷安置在地窖里,随时孝养父亲。有次天神捉了两条蛇,让国王分辨蛇的雌雄性,分辨出,国家得安乐,分辨不出,七天后就灭亡。国王于大臣商量无法分别,于是就向全国招募,厚禄赏赐。大臣回家后,就去请问父亲,父亲给出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蛇放在细软的东西上面,如果躁动不安,静不下来的就是雄性,如果安住不动,就是雌性。大臣如实报道,果真分出雌雄。天神又问了很多问题,大臣都通过父亲如实回答,解决国难。国王非常欢喜,就问大臣,是自己知道还是别人教汝。大臣得国王不降之罪,才说自己奉养父亲,所答知识,皆出父之智慧,希望大王能听养老。大王听后,心生喜悦,奉养臣父,尊以为师,又普告天下:“不允许弃老人,仰令孝养父母,如果有不孝养父母,不尊敬师长的,都当加大罪过”。从以上典故可以得出,父母就是你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就是眼前的佛菩萨。
现在正值七月,儒释道都有祭祀祖先之说,这就是人们从骨子里的孝道。让我们一起精进起来,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