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愿力不遥远
2025-10-02
人在一个环境里待得久了,很容易被惯性裹住。起初或许带着几分的局促不适,日子久了,便慢慢在细碎的寻常里,品出当下的妥帖与乐趣。可当截然不同的境遇突然撞入视野时,那异常的光亮总会猝不及防地刺破安稳。有人会下意识退回熟悉的港湾,继续沉醉于既定的节奏;也有人会在这阵波动里停下脚步,开始悄悄反思:眼前的习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全部吗?
这份反思,让我在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时,有了更深的触动。原来人生最珍贵的勇气,是“敢于想象”。阿弥陀佛遍观十方诸佛国土,不满足于既有的圆满,反而在心中勾勒出更契合众生安乐的图景,发愿建设属于自己的极乐世界。佛菩萨尚且以想象为起点,以愿力为支撑,我们这些行走在娑婆里的普通人,又何尝不能大胆一点?不必纠结于未来是否遥远,先在心里种下诸般美好的种子。
佛教常说“愿力不可思议”,其实这份不可思议,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奇迹,而是藏在每一次善的起心动念里。你对陌生人多一份耐心,是在心里种下“慈悲” 的种子;你在疲惫时仍坚持完成承诺,是在心里种下“诚信”的种子;你见他人困境时不愿袖手旁观,是在心里种下“担当”的种子。这些种子或许当下不显痕迹,却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遇上“缘”的滋养。这可能是一次他人的善意回馈,可能是自己在困境中生出的底气,慢慢生根、发芽,长成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经典里诸佛菩萨因愿力成就法事的故事,总在提醒我们“愿”的分量。就像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没有一条是空泛的口号,反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不仅包含着对众生的尊重,对善业的坚持,对苦难的共情等等。这恰是说明要在日常里守好“小愿”:晨起时愿自己今日心怀欢喜,待人时愿自己少些计较,遇事时愿自己多些从容。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小愿去生活,再面对环境的变化、境遇的起伏时,便不会再被突如其来的刺眼打乱阵脚。因为心里有了向往的美好,有了要践行的善念,就像手里握着一盏灯,哪怕走在陌生的路上,也能看清脚下的方向,也能在习惯与变化的拉扯里,守住自己想要的人生模样。毕竟,每一份敢于想象的勇气,每一次善念播种的坚持,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搭建属于自己的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