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秋风中的理解

2025-10-27

凌冽的寒风呼呼作响,疾驰在狂风中的我奋力前行。风似乎忙碌了许久,像个疲惫又暴躁的打工人,裹挟着积攒了一整个夏的怒气,匆匆卷走残留的热浪。与其说这是秋天的到来,不如说是季节的更替在宣告:又到了让人冷静下来的时候。

我双手紧紧环抱在怀,低着头抵着风匆忙走在路上。忽然,一阵异样的“咿呀——咿呀——”声被风送入耳中。那声音像是树木在哭,又像是在倾吐。循声望去,一棵银杏树正被风吹得摇摇欲坠,树干上几根木棍支着它的身躯。那一刻,我想起网上看过的一则帖子——一张被支撑的树的照片,配文写着:“站在树的角度想想也是蛮恐怖的,天天被一堆尸体扶着。”那句话让我不由得笑出声,又在笑意退去后陷入沉思。我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立场看待世界,却鲜少站在“树”的角度去想一想。对人而言,那是保护;对树而言,也许是桎梏。

风继续吹着,吹得我睁不开眼。路边的落叶被卷起,又被抛下,像一群迷茫的旅人,不知该往何处去。我低头看见脚边的落叶,几乎被风撕成碎片。它们原本鲜活地挂在枝头,如今成了脚下的尘埃。大多数人看见的,是秋的萧瑟与飘零,而若从树叶的角度来看,也许这是一次重生——它回归大地,化成泥土,为新的生命铺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悲与喜,只是看的人不同而已。

微信图片_20251026201333_754_9.jpg

想到这里,我忽然想起经常与妹妹讨论人生、理想、辨是非、明人我,开导心灵鸡汤。她说我不懂她,总喜欢根据自己的逻辑劝别人。那时我还不服气,觉得“我是为你好”天经地义。我回忆起那天,她坐在我身旁,眼神有些暗淡。我不断劝她放宽心、要积极面对、要有信心。她低着头,只“嗯”了一声。那时我以为她在抗拒,其实她只是疲倦了。她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一个说教者,而是一个安静听她说完的人。站在她的角度,她要面对的压力、情绪、顾虑,或许远比我想象得复杂。就像那棵树——我们以为木棍是支撑,其实它也可能是束缚。

秋天的风冷峻,却让人清醒。它撕扯掉枝头的叶,也撕开我们心中的固执与偏见。风吹过我脸颊的那一刻,我仿佛听见自然的低语:理解,并不是“替别人想”,而是“以别人去想”。

穿梭在楼道通往回寮房的路上,我看到一位阿姨在整理楼下的大垃圾桶,垃圾除了不在桶内,哪里都有,成袋的垃圾,待回收的废纸箱,散落一地的矿泉水瓶……。大部分人都匆匆扔下垃圾,并没有任何波澜。而我也曾是这些人之一。可今天,我突然想:若我是她呢?若我也在寒风里推着生计前行,又会多么希望哪怕一个人愿意伸手?于是,我从楼上把垃圾拿下来,打开盖子把垃圾放到了桶内,在一旁休息的阿姨抬起头,露出几乎被岁月磨平的笑容,那一瞬间,我感到秋天竟也能温暖。

或许,真正的成长,就是学会在寒凉中理解别人的不易。秋天让万物都学会放下,而我们也该学会放下自我的中心,去聆听他者的声音。理解,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一种平等的看见;不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替人想”,而是换一个角度,去“为人想”。我们常说:“以慈悲为本,以方便为门。”慈悲,不只是怜悯众生的苦,更是能体察众生心中的难。方便,并非权宜,而是一种能随顺众生根机而行的智慧。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也许正是人间慈悲的起点。

夜色很美,月光高悬,我在一潭天旁散着步。风停了,树影斑驳,月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上,像一层轻柔的光纱。那棵被支撑的树依旧在风中伫立,但此刻我不再觉得它可怜。它有木棍为伴,有风相随,也有我这样一个路人,为它停下脚步、驻足思考。

秋天,是大地的沉思季;也是心灵的反省时。它教人冷静、教人体谅、教人换位思考。若说春天是生长的季节,那么秋天便是理解的季节——让我们在风中体悟彼此的存在,在落叶中明白“站在他人角度”的珍贵。

秋风依旧,吹过树,吹过人,也吹进心里。那一刻,我懂得:能替别人想一想,其实就是为世界添一份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