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制度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答辩会

2024-04-23

3J2A3864.jpg

2024年4月23日上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在学院会议中心F区会议室举行佛教制度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本次答辩评审委员会成员由我院观音学专业、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会闲法师,早期佛教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界定法师,佛教建筑专业、观音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能进法师,禅宗学专业、宗教比较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如义法师,佛教文献学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现了法师组成。我院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由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及本院智瀚法师担任。会闲法师担任本次毕业论文答辩会答辩组组长。

会闲法师.jpg

观音学专业、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会闲法师

界定法师.jpg

早期佛教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界定法师

能进法师.jpg

佛教建筑专业、观音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能进法师

如义法师.jpg

禅宗学专业、宗教比较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如义法师

现了法师.jpg

佛教文献学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现了法师

001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温金玉教授.jpg

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温金玉教授

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智瀚法师.jpg

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智瀚法师

本次答辩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四位2021级佛教制度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毕业论文答辩会。

根据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安排,答辩同学先后经历了导师荐介、论文自陈、评委提问、评委点评等环节。四位同学分别就各自论文的总体内容作了较为清晰的陈述,展示出在学术上应有的专业性与严谨性,四位同学顺利地通过了答辩考核。

常宏师.jpg

常宏师

常宏师以《从“三由”看“三制”对中国佛教僧团的共同管理》为题,通过“佛制、王制、僧制”对中国佛教僧团的共同管理情况,并依据《古清规》中三种僧人的凭由制度,进一步明确“免丁由”“坐夏由”“圣节启散由”分别与“佛制、王制、僧制”的对应情况,由此延伸出《古规》“三由”对于后世中国佛教制度的影响。

心观师.jpg

心观师

心观师以《百丈怀海“別立禅居”研究——以禅宗伦理制度化为视角》为题,通过对百丈怀海“別立禅居”制定《禅门规式》时代背景的考察,并深入禅宗思想发展的脉络,厘清百丈怀海创立清规的思想渊源,寻找思想到制度的生发路径;解读《禅门规式》的具体内容,探讨百丈怀海是如何从多个实践方面来落实伦理的制度化,为新的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性如师.jpg

性如师

性如师以《僧团管理模式研究——以〈禅苑清规〉为中心》为题,介绍佛制戒律之下僧团管理的最初模样,包含止持的戒条和行持的羯磨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早期僧团管理的基本样态,从而研究《禅苑清规》在中华大地上经久不衰的原因,指出《禅苑清规》在中国佛教制度史上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

本愿师.jpg

本愿师

本愿师以《丛林清规中的治罚观——以〈百丈清规证义记〉为中心》为题,通过肇始于佛制的,在经典、律典中均可得见的治罚观,以《百丈清规证义记》为核心,研究略显严苛的清规治罚的诸种施设方式,谈《证义记》中的治罚对于教内、教外的诸多影响。

最后,在答辩委员会专家组的一致同意下,常宏师、心观师、性如师、本愿师顺利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答辩。

微信图片_20240423103002.jpg

正所谓说法有辩慧,护教有便行。人才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代僧青年应以笔端具大辩才,演弘法护教之大佛事,光赞佛乘。学院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认真严格要求学生的学术规范,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以致力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规范研究生教育工作,争取为普陀山乃至整个佛教界培育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僧才。

文:心观

图:演修

责编: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