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戒律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答辩会

2024-04-27

2A2A1836.jpg

2024年4月27日上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在学院会议中心F会议室举行戒律学专业2021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会闲法师.jpg

会闲法师

界定法师.jpg

界定法师

能进法师.jpg

能进法师

智瀚法师.jpg

智瀚法师

如义法师.jpg

如义法师

现了法师.jpg

现了法师

本次答辩会评审专家组由学院观音学专业、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会闲法师,早期佛教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界定法师,佛教建筑专业、观音学专业导师能进法师,中观学专业、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智瀚法师,禅宗学专业、宗教比较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如义法师,佛教文献学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现了法师组成。我院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由南京农业大学王建光教授,中国佛学院法灵法师以及本院慧贤法师担任。会闲法师担任本次毕业论文答辩组组长。

01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王建光教授.jpg

王建光教授

02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法灵法师.jpg

法灵法师

03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慧贤法师.jpg

慧贤法师

2A2A1837.jpg

2A2A1839.jpg

本次答辩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九位2021级戒律学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毕业论文答辩会。

根据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安排,答辩学僧先后经历了导师荐介、论文自陈、评委提问、评委点评等环节。九位同学分别就各自论文的总体内容作了较为清晰的陈述,展示出在学术上该有的专业性与严谨性,九位学僧顺利地通过了答辩考核。

宏称师.jpg

宏称师

宏称师以《〈楞严经〉戒律思想研究》为题,通过戒体思想和戒行实践两方面对《楞严经》戒律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为戒律与心性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解决禅戒互相脱离的现实问题。

如灯师.jpg

如灯师

如灯师以《太虚大师戒律观研究》为题,通过对太虚大师持戒观念的分析与探讨,指出太虚大师为佛教僧团的改革与重振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同时,阐述了太虚大师的戒律观对当代佛教戒律传承、发展以及佛教教育改革产生的重要启示和影响。

妙缘师.jpg

妙缘师

妙缘师以《〈四分律〉瞻病法研究》为题,通过对律制瞻病法的历史背景及其思想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深入挖掘原始僧团的瞻病规制与历代祖师大德为“安养病僧”所作的努力,希望为当代僧团的制度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通竺师.jpg

通竺师

通竺师以《南朝菩萨戒传播研究》为题,通过对南朝时期的菩萨戒著作及其发展状况的梳理,总结出菩萨戒的思想内涵和修行方式,进而探讨了南朝时期菩萨戒对于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悟养师.jpg

悟养师

悟养师以《〈四分律〉羯磨法研究》为题,通过对《四分律》羯磨法的形成背景、内容形式及其功用等进行详细的梳理,深入分析了羯磨法的思想内涵,进而探讨了羯磨法对现代僧团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宏愿师.jpg

宏愿师

宏愿师以《北朝〈四分律〉的传播研究》为题,通过对《四分律》在北朝时期的流传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揭示了中国佛教律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发展与变革。

常胜师.jpg

常胜师

常胜师以《民国时期佛教传戒改革研究》为题,通过对民国时期佛教传戒改革的缘由、改革举措、改革特色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传戒对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意义。

义文师.jpg

义文师

义文师以《南朝“十诵律学”研究》为题,通过对“十诵律学”的传译过程与发展脉络的详细阐述,分析了“十诵律学”成为南朝佛教律学主流的缘由,进而论述了“十诵律学”对中国佛教律学的影响。

果彤师.jpg

果彤师

果彤师以《太虚大师菩萨戒思想研究》为题,通过对太虚大师菩萨戒思想的渊源及其意涵进行深入的解析,论述了太虚大师菩萨戒思想的特色与影响,进而强调了太虚大师菩萨戒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最后,在答辩委员会专家组的一致同意下,宏称师、如灯师、妙缘师、通竺师、悟养师、宏愿师、常胜师、义文师、果彤师顺利通过本次毕业论文答辩。

正所谓说法有辩慧,护教有便行。人才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代僧青年应以笔端具大辩才,演弘法护教之大佛事,光赞佛乘。学院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认真严格要求学生的学术规范,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以致力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规范研究生教育工作,争取为普陀山乃至整个佛教界培育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僧才。

文:妙缘

图:演修

责编: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