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2022级天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

2024-05-30

2024年5月29日下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22级天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在学院会议中心F会议室举行。

01会闲法师.jpg

会闲法师

02界定法师.jpg

界定法师

03能进法师.jpg

能进法师

04智瀚法师.jpg

智瀚法师

05如义法师.jpg

如义法师

06现了法师.jpg

现了法师

本次开题评审委员会由我院观音学专业、戒律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会闲法师,早期佛教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界定法师,佛教建筑专业、观音学专业导师能进法师,中观学专业、佛教制度专业研究生导师智瀚法师,禅宗学专业、宗教比较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如义法师,佛教文献学专业、中国佛教史专业研究生导师现了法师组成。

01天台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陈坚教授.jpg

天台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陈坚教授

02天台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天台山螺溪传教院方丈净旻大和尚.jpg

天台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天台山螺溪传教院方丈净旻大和尚

2A2A6594.jpg

善悟法师

我院天台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由山东大学陈坚教授、天台山螺溪传教院方丈净旻大和尚、本院善悟法师担任。

本次开题报告共有六位2022级天台学专业的同学参加。会闲法师担任本次开题报告小组组长。

2A2A6599.jpg

2022级天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

在会上,导师们对同学们的开题准备情况、写作思路等进行了介绍,对同学们的选题表示认可,并殷切希望与会评审专家对同学们的论文提出进一步建设性的意见。

随后同学们围绕着各自的主题,对论文的开题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重点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基本框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智眼师.jpg

智眼师

智眼师拟以《天台学在五台山的流布及影响初探——以唐代为中心》为题,探讨唐代五台山天台学的起源、传入及其发展。分析佛教在五台山的流布,进一步研究天台学在五台山的弘传,包括与文殊信仰的关系,忏法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宗派的交流。最后,考察唐代天台僧人的五台山巡礼和高僧踪迹。

昌喆师.jpg

昌喆师

昌喆师拟以《台净圆融思想研究——从智顗到知礼的演变》为题,文章主旨是对中国佛教中台净圆融思想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从天台宗的开创者智顗到复兴者知礼的演变过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这一思想流派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的重要性,探讨其理论基础、历史演变和实际意义,并分析它如何为天台宗和净土宗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修行指导。

究善师.jpg

究善师

究善师拟以《教与行——智顗大师政教理念探析》为题,作者分析了智顗大师强调止观双修,以《法华经》为教义基础,发展“圆融三谛”教义,对当时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此研究,期望深化对智顗大师治教思想的理解,评估佛教在南朝政治中的作用,并揭示其与陈后主、晋王杨广关系的历史影响,促进对中国宗教政治关系的广泛理解。

源振师.jpg

源振师

源振师拟以《遵式大师教制思想中的住持职责研究——以<天竺寺十方住持仪>为中心》为题,探讨遵式大师在天台宗教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佛教制度创设上的贡献,包括对宋代僧团管理制度、遵式大师弘法征途、住持选任与职责、以及遵式大师住持规约的教门制度特色为主要内容。

弘净师.jpg

弘净师

弘净师拟以《智顗<维摩经玄疏>研究》为题,介绍了《维摩经玄疏》是研究智者大师晚期思想的关键文献。分别从《维摩经玄疏》形成情况、解经方法、组织架构、诠释特质等方面入手,对《维摩经玄疏》作全面的解析,并和慧远、吉藏的注疏比较,讨论他们的异同,说明《维摩经玄疏》的特色。

弘济师.jpg

弘济师

弘济师拟以《<法华经变相>的图像诠释——以敦煌159窟为例》为题,以敦煌第159窟为研究对象,通过159窟的《法华经变相》的阐述与分析,与该窟其它经变图相比,分析《法华经变相》在众多壁画中的位置,以此来阐述《法华经》在唐代的影响,分析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特点。

2A2A6600.jpg

2022级天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

在听取了六位同学的报告后,与会的评审专家围绕学生的选题依据、论文结构、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等方面,从学术性、实践性、严谨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对论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评审,并逐一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开题小组评审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为同学们接下来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同学们一致表示在今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将会按照开题小组各位评审专家与导师的意见进行论文写作,争取早日完成一篇符合学院要求的研究生毕业论文。

2A2A6601.jpg

2022级天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

最后,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天台学专业六位同学此次的开题报告顺利通过。下一步,同学们将结合评审专家组的意见,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后进行下一步的写作。

我院对僧才的培养一直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致力于不断提升学僧的学术研究水平,以期为普陀山乃至全国佛教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僧才。

文:源振

图:演修

责编: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