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乙巳年结夏安居仪式
2025-05-13
院长道慈大和尚开示
礼请院长道慈大和尚为依止律师
为摒弃外缘、收摄身心、深入经藏、精进道业、慈悲护生、回报四恩。农历四月十六,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全体师生及普陀讲寺常住秉依律典,谨遵佛制,大众云集大雄宝殿,依律如法举行了结夏安居仪式。
本次安居仪式由我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领众,首先共唱香赞,会闲法师领众同念发愿文,至心祈愿诸佛菩萨、龙天善神,加持护佑学院全体僧众,安居期间外魔不扰、内障潜消,种种罪业悉得消除,一切善根皆能增长,正法久住,共证菩提。大众共同发愿,祈愿菩提不退、灭除障垢,大众同愿行,妙行成就。并至诚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佛法僧三宝。随后,与会僧众依律如法对首安居。会闲法师表示佛教结夏安居,起因源于护生,功用则在修道,并殷勤勉励大众,珍惜安居善缘,用心精进办道,并以此安居策修功德回向正法久住、法轮常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会闲法师领众发愿
结夏安居仪式现场
会闲法师勉励大众如律策修
结夏安居也称为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坐夏安居、结夏、坐腊、结制安居。安居之制始行于印度古代传统宗教,由于古印度夏季雨期长达三个月,亦是草木、虫类繁殖最盛时期,外出易误伤生灵,故佛陀接受檀越建议,沿用婆罗门教安居制度,禁止僧众外出,聚居于一处以致力修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古德按中国的气候及风俗民情的实际状况,一般以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而此时期正值中国的夏季,称为“夏安居”。由于今年逢闰六月,故较往常九旬策修不同,今年大众将在四个月内于学院中安住身心、策修办道。
结夏安居仪式现场
结夏安居仪式现场
安居首日称为结夏,安居圆满则称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结夏安居又名“安居策修”。元照律师在《资持记》中解释道: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随时警励曰“策”,三业运善曰“修”。又自性不动是安,恼乱止息是居。
一年一度的结夏安居,意在提醒大众不忘出家修行之本愿。时光易度,道业难成,逝者如斯,如少水鱼;佛子当勤精进,但念无常迅速,谨慎莫放逸。故安居期间,寺院僧众收摄身心,居一处所,远离欲望,礼佛诵经,精进办道,以戒定慧调伏烦恼,与解脱相应;心契真如妙理,与般若相融。
仗此功德,冥阳两利,令生者福慧骈增,消灾免难;已故者趋生净土,早脱苦轮。
安居前日(农历四月十五)请院长道慈大和尚为依止律师,道慈大和尚对普陀山全山寺院结夏安居表示赞叹,指出结夏安居是佛教重要的传统僧伽规制,既是慈悲护生,又是策修进道,勉励大家在安居期间以身作则,摒除外缘,制心一处,如法修行,精进办道,以克期取证,利乐有情。
文:现了
图:普陀山佛教协会、演修
责编: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