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
2021-08-26
经藏妙法 塔放瑞光——评《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所蕴含的高妙思想更使这部经典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天台宗的宗经。又因其词句典雅,语义精妙而备受社会文化精英的喜爱,加之经文中盛赞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本经的功德,使得本经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流通。
关于《法华经》的译本,据唐代智升法师《开元释教录》中所载,《法华经》共有“前后六译,三存三阙”,可见在中国佛教译经史上,《法华经》前后共有六个译本,而现存的译本仅有三个,即:西晋竺法护所译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华经》;隋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三个版本皆为同本异译,在内容上文旨互陈。但由于鸠摩罗什的译本辞藻华丽、字字珠玉,成为流通最广的《法华经》译本。抄写经文是佛教传播过程中由来已久的信仰传统,目的是为了使经文得以辗转流通、利益万世。随着技术的革新,雕版印刷成为佛教经文流通的主要方式,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法华经》刻本,已知现存最早的《法华经》刻本即是苏州博物馆藏的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
苏州博物馆藏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原藏于苏州城南盘门瑞光塔中。“瑞光”之名,最早为三国时期孙权所建之瑞光寺,千载风霜、历经沧桑,寺宇几度兴废,而寺内宋塔耸立依然。窗间过马,忽焉千载。1978年4月12日,机缘巧合,藏于三层塔心的宝藏被发现,妙法经文、千载重光。
瑞光塔所发现的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被收藏于苏州博物馆,全文共六卷(卷1-5、7),卷轴装,每卷以黄纸数版接续而成,以碧纸为首,每卷行数从四二十七至五二十二不等,每行二十四字。经文无边阑,字体书法端正,刻工精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佛教经卷之一,更是现存最早的《妙法莲华经》刻本。由于这一刻本为小字,近欧体。版式独特,版面四周没有墨线边栏,与北宋早期刊印的《开宝藏》版式相近,在古籍版本领域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这本由苏州博物馆编的《北宋刻本妙法莲华经》,依据经卷原貌出版,但因这一版本佚失了《法华经》第六卷的文字,故加以袁寒云旧藏宋刻本《法华经》卷六补足,付梓出版,列入《普陀山佛学》丛书之中。如此稀有的宋代刻本《妙法莲华经》首度公开印行,经藏妙法,塔放瑞光,千载因缘,跨越时空再度与众人相遇,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