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丽天

2023-02-21

在古印度哲学史上有着无数论师,灿如星河,其中护法论师可以算得上是当中非常耀眼的一位,他是瑜伽行派的大师,代表着唯识思想的正统,他的生命虽短暂却如昙花般绚丽无比。如《成唯识论述记》中记载当时,外道、 声闻乘都称赞护法论师:“犹日月之丽天,皎皎而垂彩,亦如溟渤之纪地,浩浩而无竭”,可见护法论师在当时众人心中地位之高。

依《大唐西域记》介绍,护法论师乃南印度达罗毗荼国的一位大臣之子,从小博学多闻、志向远大,本来与王女是有婚约的,但在结婚之日却逃婚出家。一般认为,护法论师之师是天主,但也曾受学于陈那论师深究内外学说。之后他主要活动于中印度,在那里与声闻佛教和外道辩论,辩无不胜、名扬四方。此时的护法论师虽然年纪尚轻,但学问渊深,见识超迈,挺身护法而从无一丝迟疑,因此在众望所归下成为著名学府那烂陀寺住持。在其住持那烂陀寺期间,是该寺法事活动最为隆盛之时,他的随侍弟子就达数千人,戒贤论师便是其中之一。在护法论师二十九岁时,因病退隐大菩提寺,住在菩提树处,最后在他三十二岁时圆寂,据说在他临终之日,天乐迎接,悲恸之声响彻全城。

据有些文献记载,在护法论师住在大菩提寺时,此间中观派的中兴之祖清辨论师,曾带领徒众北上万里来到此地,试图与护法论师辩论,但此时的护法论师已经息心隐修,便对清辨论师的来使说∶“人世如幻梦,才醒便无;身命若浮云,过眼成空。人应抓紧有生之年,勤奋修习才是,哪有闲工夫争来辩去,徒费口舌呢?”遂不与其相见,清辨论师无奈,只好返回故里。虽两位论师没有直接见面,但从他们的论著中有着思想火花的碰撞,并在清辨论师造《大乘掌珍论》之后,引起了空、有法义之诤,这场激烈的法义论战,影响深远。在印度佛教史上中观派与唯识派有着数次的“空有之争”,但这种争论并非为了存有胜负心的一争高下,而是为了更好的去辨明和宣扬法义,诚如法藏大师在《楞伽玄义》中的解释:“清辨破有,护法破空,虽似相破,实是相成,因为相破的结果,益发彰显'真空妙有'的佛教至理”此说实乃卓见。

护法论师的一生绽放了应有的光彩,他不仅带来了瑜伽行派的极盛时期,有着世亲之下第一人的赞誉;而且据玄奘和义净所传,他在声明(文字学)方面的造诣也非常高,对世亲菩萨的《广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都作过注释,其学说更是经过玄奘大师的传译和弘扬,在中国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