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文选|共同富裕与观音信仰初探

2023-05-04

能进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摘 要】2021年,在第20期《求是》杂志中,国家总书记习近平发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即在全国各个领域就此时代性母题引发大量的广泛的讨论。作为中国佛教最具有代表性的观音信仰,既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最为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是传承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信仰形主流之一,在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同富裕这个时代性命题的讨论中,势必起到不可或缺参与作用且对自身起到极大推进作用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将就共同富裕这一时代主题,从观音信仰的角度,论证从大乘菩萨信仰及经典中的观音信仰、观音形象及其背后的寓意,以及当代观音信仰的践行等方面,以此来论述观音信仰与共同富裕这个命题,为当代佛教界践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与时俱进的中国佛教界新气象贡献一点薪火之力。

【关键词】观音信仰;观世音菩萨;普陀山;形象;

一、经典中的观音信仰

中国佛教与世界其他各地区佛教信仰最大的区别,就是独具特色的大乘菩萨道精神与菩萨信仰。谈到观音信仰,自然不能不提大乘菩萨道精神。以慈悲济世的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就是大乘菩萨道精神的集大成者,也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以致于,谈到中国佛教,就不能不谈到“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观音信仰来。

西北大学学者李利安教授在其《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一书中,如此论述大乘佛教与菩萨道之间的辩证关系:“大乘佛教之所以为'大'……提倡普度一切众生,而普度的教义就集中体现在关于菩萨的理念与信仰方面,因为,大乘佛教“普度”的承担者就是菩萨,菩萨的职责和标志就是上求佛教的智解脱智慧,下度无边的苦难众生。”可见,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个历程,就是从典型的原始部派佛教为代表的印度佛教自传入中国伊始,就一变而成为菩萨信仰为主导的大乘佛教,至今仍然是中国佛教的整体形象与主导思想。大乘菩萨道思想,成为中国佛教的主要乐章,而大乘菩萨道中的观音信仰就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旋律。

(一)经典中的大乘菩萨道

大乘菩萨道,是中国佛教的主要特色之一,因此中国佛教又常常被称为大乘佛教。推究“大乘菩萨道”这一词的含义,就需要分别对大乘及菩萨二词作一了解。大乘,梵文:Mahayana,本义为大的车乘,这样的车乘,可以运载更多的人与物。佛教将之引申为,有一类佛陀的教法可以犹如大的(殊胜的)车乘,可以运载所有的众生在佛法的大道上前行,直至成佛。在中国,佛教徒信奉人人皆可成佛的教义,所以中国佛教又被称为大乘佛教。信奉并修行大乘佛法的佛教行者,被称为菩萨。

菩萨,据《佛光大辞典》的“菩萨”辞条的解释,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於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由此可以看出,菩萨是一切上求佛教、下化有情的佛教徒的统称,又可以被称之为觉有情。从上求佛教的角度来讲,菩萨是一群觉悟了前行之路的大有情;从下化众生来讲,菩萨是以一己之力带领一群人共同前行的大有情。这与习总书记的共同富裕的施政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通过努力,让自己先富起来,并且带动周边的、更多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起共同富裕起来。

佛教的大菩萨,依诸经典的不同,各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信仰流行最为广远的,就是四大名山为根本道场的四大菩萨:山西五台山的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四川峨眉山的大行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的大愿地藏王菩萨,以及浙江普陀山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另外,佛教还在六大菩萨,八大菩萨等等的说法,在此就不一一展开说明了。

佛教四大菩萨的信仰都非常的流行,四大名山作为佛教圣地常年吸引着无数海内外的佛教徒们前来朝圣。朝拜者,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的信仰大乘佛教的信徒们,还包括西藏、云南信奉藏传佛教及南传佛教的信徒,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等整个东南亚的汉文化圈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信仰者们。由此可见中国佛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何其深远。四大名山中的普陀山,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代普陀山大德高僧的不懈努力下,普陀山不仅营造出了观世音菩萨根本道场的信仰圣地,更逐渐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观音信仰中心以及的观音法门的研究与弘法中心。

观音信仰是大乘菩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成为中国佛教的核心元素之一,是深化佛教中国化的现代化体现与伟大成果。就大乘菩萨道来讨论观音信仰,首先要了解大乘菩萨道的菩萨精神,以及观世音菩萨的殊胜功德作一探讨。

在一部为大众所熟知的大乘经典《维摩诘所说经》,对于菩萨的功德,以及大乘菩萨道的宗旨作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众人不请,友而安之……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这是说,所有的菩萨,当然也包括观世音菩萨在内。菩萨,要成为所有人群的不请之友,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带领他们去追求、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奔小康、建设人间净土的宽广大道上一个不拉,一个也不掉队。其后,经文列举了五十二位上首菩萨做为代表,其中第43位,正是我们的观世音菩萨。

证明大乘菩萨道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众生奉献的经典依据,还有如下: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同样,《维摩诘所说经》在论述菩萨追求的佛国净土的经文中,还将菩萨自身所追求的解脱目标,与化导众生的大悲菩提心结合起来,即是为众生谋福祉的自利利他的菩萨行。这种将菩萨自身所追求的至高目标,与服务大众的理想境界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这就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也是历代佛教徒所追寻的人生信念,拿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共同富裕”的双赢理念。

同样的思想,在该经论述菩萨及其周边人物的关系时,也在如是的偈颂: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

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 

……

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 。

……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 ,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 

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 ,饶益诸群生,世间众道法。

……

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

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化彼诸众生 ,令住无诤地。

……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祐利众生。

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

……

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

 《维摩经》的这段经文,谈的是菩萨在世间的身份以及所从事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菩萨的所有行事,都是自利利他的双赢事业。既能不懈地追求自己的佛道理想,又能一直秉承着服务社会大众的悲愿,这不就是共同富裕的真谛所在吗?

不仅是经典中文殊大士、维摩居士是上述菩萨道的杰出代表,所有有志于大乘菩萨道的佛教徒们,也都以自利利他的双赢理念的践行者。谈到以自利利他的悲愿形象示现人间的且为人熟知的,就莫过于南無大悲观世音菩萨了。

(二)经典中的观世音菩萨

说起观世音菩萨,说起观音信仰,在中国,几乎是灶妇乳儿都念叨上几句,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普陀山琉璃世界,观世音菩萨。这是中国人的中心信仰,也是半个亚洲的信仰所在。

理解观音信仰的普遍性,在佛教徒心目中的热榜榜首,得先明白,菩萨是从哪些个方面,为大众所熟知的,所信奉的。以下将从《地藏经》、《法华经》及《华严经》等三部最为流行,最为信徒喜爱受持的大乘经典,来加以说明。

1.《地藏经》中的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威名与功德,在佛教经典中所涉甚多,所表现的义理与修行法门,也众彩纷呈,由此可以证明观菩萨在佛教信仰中热度与流行。佛陀就亲自在《地藏经》中明示,观世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有很大的渊源。如《地藏经》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中,“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经中,佛陀就直接了当地指出观世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的普罗大众有着很深很深的缘份,不仅仅是修观音法门的佛教徒,即便是社会的普通人群,只要见到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听到有关观世音菩萨的话题,都会在心中升起对观世音菩萨慈悲济世的悲愿的共鸣。而这个共鸣,就是每个人都想与观世音菩萨结缘,都想加入到观世音菩萨自利利他的悲切宏愿蓝图中来。一句“俱受妙乐”就点出了佛教关于共同富裕的主题。

2.《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是在中国最为流行的大乘经典之一,有经中之王的称谓,是佛教中国化奠定的所依据的根本经典之一,主要讨论会三归一的人人皆可成佛的大乘思想,被誉为“成佛的《法华》”。该经中最受中国佛教徒喜爱的,是其中一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段经文常常被单独摘录出来受持、读诵,冠之以《观音经》或《观世音经》的尊号,并常常以经变壁画或经变押座文等多种艺术形式加以演绎推广。可以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流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极大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尊向请法的无尽意菩萨及现在的所有信徒,隆重推荐介绍了观世音菩萨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三大主要工作任务: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从现实生活中解困,追求更完美的自己,追求精神与物质方面的美好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每一位佛教徒且不仅限于佛教徒对美好生的向往。而这一切都可以从观音信仰中,获得观世音菩萨对我们的指引与加持。

在此,引用经文中的一段偈颂,为观世音引领大众走向福慧双臻的理想人生致敬: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應頂禮。

 了解了与我们大有缘份的观世音菩萨,为了解脱和引领我们前行的观世音菩萨的主要任务,接下来可以了解一下菩萨修行道场,也就是菩萨的住处。

3.《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观世音菩萨

《华严经》也是一部中国信众特别喜爱的大乘经典,宣讲佛家的富贵,即成佛后的圆满自在的无上境界,经文的最后部份更是指明了一条即身成佛的康庄大道,即《华严经入法界品》。《华严经》的完整译本,历来有三种之说,即《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以及《四十华严》。其中,《六十华严》称为旧译,《八十华严》称为新译,而《四十华严》即《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的别译本。

在《华严经》中,观世音菩萨是这样为善财童子解释自己的修行法门的:

 我住此大悲行门……,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现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以威仪,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

佛教的教义是,指引众生离苦得乐。这段经文是观世音菩萨,以种种方便善巧,成熟众生,带领所有众生奔向离苦得乐的解脱大道。这与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共同致富,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想人生,是一个意思。

经中又说,善财童子在善度城,参鞞瑟胝罗居士,居士指点善财前往海边的补怛洛迦山,参观自在菩萨,称说了以下的偈颂:

 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

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

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这段经文明确说明,观世音菩萨(即经中观自在菩萨)是为了利益此土众生而常住普陀山(即经中补怛洛迦山)的。观世音菩萨,以大方便利益众生,以四摄法与娑婆世界的众生,同愿同行。

如果说观世音菩萨在《普门品》中,是与一切有情同愿同行,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圆满人生的觉悟之路;那《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就是观世音菩萨所创造的世界大同的人间净土了。在这个人间的净土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胜景;所有的人,在佛教的氛围中,精神与物质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指导着人们安居乐业,造福社会。这不正是今天的普陀山现实场景吗?

小 结

观世音菩萨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佛教徒尊奉的信仰对象,是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代表;是依奉佛陀教法四摄六度法门来摄受众生,带广大人民同愿同行,共建人间净土的楷模;是当今佛教界体现佛陀教义最有群众基础的范例;也是普陀山人深入响应“佛教中国化”这一国家号召的核心精神。

从考察大乘菩萨的经典教义,到从中抉择观世音菩萨为当今佛教界,深入践行“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核心思想与价格观,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一时代命题,提供助力和理论支撑。

二、观音形象及其寓意

“百劫修相好,千生种福慧”,在佛教信仰体系中,形象的圆满是福慧两种功德的展现。所以,欲要成就佛陀之相好庄严,必须积累福慧二种资粮,并使之圆满。大乘菩萨信仰兴起以后,菩萨的济世度生功能逐渐与佛无异。所以,菩萨的形象也逐渐在大乘信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慢慢上升至佛像的同等地位。本章就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及形象寓意进行说明。

(一)经典及传说中的观音形象

1.经典中的观音形象

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每一尊佛皆有法、报、化三身来成就自受用和他受用。观世音菩萨过去早已成就正法明如来功德法身,所以,也具有佛陀同等的法、报、化三身。本节分别就菩萨的正法明如来法身、净土协侍观世音报身、《普门品》中的三十二化身进行说明。                                                                                                                                  

(1)正法明如来

普陀山的圆通禅林有观音铜殿一座,殿全身以纯铜打造,寓意为观世音菩萨的坛城,殿中所供奉的则是“正法明如来”。另外,普济寺圆通宝殿供奉的观音主尊头带五佛冠,双手持毗卢印于身前,正身端坐于莲台之上,谓“毗卢观音”,即菩萨之法身像。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经中表明菩萨于过去久远劫前早已成佛,但为利益众生,化现菩萨身。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云:“我(释迦佛)念往昔时,观自在菩萨于我前成佛,号曰:'正法明十号具足。'我于彼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蒙其教化今得成佛。十方如来皆由观自在教化之力故,于妙国土得无上道,转妙法轮。”此经文不仅强调菩萨是古佛,亦是释迦之师,菩萨的身份和地位皆得到了释迦佛的赞誉,这巩固了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的声誉与地位。《大乘庄严宝王经》云:“是观自在菩萨,救度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恒无间息,具大威力过于如来。”如上诸经对观世音菩萨的赞叹,表达了菩萨身份崇高至上、成就至深至远、威神至大至强,过去现为古佛,今世位同大觉的功德不可思议。

(2)净土协侍菩萨

历史上,随着净土类经典的译出,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形象也逐渐出现在净土信仰的经典中,在刘宋畺良耶舍所译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以下简称《观经》)中第十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部分明确记载了观世音菩萨的详细身相: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妙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现自在,满十方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此观想即所谓“观音观”,是该经全面、完整、细致的描述净土观世音菩萨高大庄严、金碧辉煌的报身特征。其身相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身相如佛。观世音菩萨身量、身色、肉髻、项光、身光、天冠化佛、面色毫相、臂相、手相、足相共十部分,大致与阿弥陀佛无差别,唯仅“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两部分与佛身相稍有差异。第二,光明遍照。从观世音菩萨头顶的肉髻至眉间,再到手臂、宝手乃至于下足等,皆是光明具足,光光相摄,光相柔软,光量无边,遍照十方世界,以光相做佛事,度化众生。第三,垂手接引。观世音菩萨的周身各部色不尽同,如面阎浮檀金色,身紫金色,臂莲红色,手五百亿杂莲华色,皆表明菩萨有接引之德与其重要性。第四,天冠化佛。这是观世音菩萨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形象标志,是后世的造像者以为观音造型的标准,亦是后世鉴别观音造像的准绳;同时也为后者的净土信仰徒众提供了一个明确无误的观想对境,不再是历代灵验体验者所根据自己超验中各自感应到的观音瑞应形象不够统一的叙述了。

(3)三十二化身

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为无尽意菩萨详细介绍了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国土为摄化普益众生,而示现的三十二种不同化身形象。即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声闻身、四梵王身、五帝释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将军身、九毘沙门天身、十小王身、十一长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罗门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优婆塞身、十八优婆夷身、十九长者妇女等身、二十童男身、二十一童女身、二十二天身、二十三龙身、二十四夜叉身、二十五乾闼婆身、二十六阿修罗身、二十七迦楼罗身、二十八紧那罗身、二十九摩睺罗伽身、三十人身、三十一非人等身、三十二执金刚神身。另合菩萨之本尊而成三十三身。与之相应的是《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亦有三十二应身的说法,其中无毗沙门天身、长者妇女等身、迦楼罗身、执金刚身等四身,而另加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女主身,又将辟支佛身分为独觉身、缘觉身,其他皆与《普门品》中三十二身相同。

不论是三十三身还三十二身,均说明观世音菩萨如月在中天,影临万水,以不变之真身但随众生因缘现不同身形,以施无畏功德救度一切苦难,使得众生因而得度,脱离苦海。换言之,观音古佛本无形无相,聚集理法之而成身,虽无相可现,但为度化众生故,应种种机缘,随时间、处所不同,变化无限化身,说种种诸法,救度众生。这种普门示现之德,体现了菩萨的圆通无碍不可思议之神力。

2.传说中的观音形象

传说中的观音形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男相到女相等过程的演变,其演变过程中不乏有僧侣应化形像的参与,如历史上有名的宝志禅师、僧伽等都被后世认为是观音的化身。

(1)传记中的应身观音

宝志禅师(425-514)的生平传记最早收录于梁《高僧传》中,其以神通力相传于世,虽然谈及大师为信众现菩萨像,但未指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如云:“齐建元中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语始若难晓后皆効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志尝为其现真形,光相如菩萨像焉”。至唐代时,有日僧戒明曾在770至780年间游历中国,在南京参访了志公塔,并请回了一张宝志禅师双手撕开脸面显现十一面观音像的画像,其故事来源于梁武帝命画家张僧繇为宝志禅师画像,宝志禅师不断的变化面容“分披出十一面观音,妙相殊丽,或慈或威”等神态,使得画家无从下笔。同世代的日僧圆仁在参访五台山时,也看见信众把宝志禅师直接信仰成为十一面观音来供奉,可见唐代时期宝志乃观音化身的传说已非常普遍。

僧伽大师,葱岭人,公元661年时年30岁时来到中土。据与其相关的最早文献《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记载,大师因为悲悯众生疾苦,发心建寺,救助苦难民众,寺院以普照王佛为本尊。因大师高洁行为感召信众与帝王的崇敬,唐中宗曾召请大师入宫传法并赠予丰厚的供养。其圆寂后,信众因怀念与敬重,前往其塔前礼拜者络绎不绝,有人因礼拜获得福佑,消除罪愆,使得大师的神圣事迹越传越广。“攀系仪形,建崇塔院,植要罗树,表莲花台,宛然坐而不言,炊尔感而皆应,忏则殃灭,求则福生。虽日月已绵,而灵变如在,归依有众,檀施孔多”。因其身后神异之事颇多,至宋代逐渐被传为观世音菩萨之化身,如宋初编辑的《太平广记·僧伽大师传》记载 “万回曰:僧伽为观音化身” 。至宋《佛祖统纪》中记载大师亲自以十一面观音的形象显形,并显示出了治水难、盗贼、疾病、旱天、护国佑民、救城抗敌、消除灾难等的感应事迹。

综上所述,二位大师的神圣化过程有其相似之处:一、二者皆是当时高僧,宝志曾度化过梁武帝,僧伽曾与唐中宗说法,身前皆得到帝王的崇敬与护持;二、两位大师的观音化身传说皆是在大师们圆寂后逐渐形成的。其原因于君方教授认为与早期来华传教的僧人有关。早期很多僧人皆是以神异的方式来摄受众生,神僧一词也就在大众中并不陌生且烙印深刻;另外,高僧们神异事迹的流行,体现信众的普遍超脱捷径的心理需求与超越自然力量的祈愿,即是寻求一位超能力神的护佑解决一切困苦。所以,僧伽、宝志等大师被视为为观世音的应化身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信众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渴求与欲望。

(2)民间传说中的女性观音

 随着观音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相互融合并深入民间,观世音菩萨的功能作用也涉及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仅经典中的观音形象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人们根据《普门品》中的三十三应身不断的创造与汉化,逐渐出现许多新的不同身份、形象的本土观音,到了唐宋时期演变成中国化了的三十三应身观音像,其中女性观音的形象占据了相当比例,故而本节就民间传说中的颇具代表性的女性观音形象的进行讨论。

①白衣观音

白衣女性观音的形象虽未见诸于正统经典记载,然而在本土的民间传说当中,至少可以追溯至五代时期,相传吴越王钱镠未发迹前曾梦到一位白衣女性观音告知其将执掌吴越之地,并让他二十年后到天竺山中寻他。钱镠从此之后如有神助,所向无敌,因此将此事记录下来,昭示子孙,世世崇奉观世音菩萨。另外,民间流传的《白衣观音经》(或《白衣观音咒》)盛行于十一世纪,被认为是白衣观音亲自传授给虔诚信众的,人们认为持诵此经咒必有效验,因此,直至今日在大部分地区仍有流通。另一部《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由于深受明末士绅喜爱而大为流行,人们相信持诵此经能解脱痛苦。值得一提的是,至明代时,白衣观音不仅能降福降祥,还能保佑“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在明代广为流传的《白衣求嗣塔礼》中“志心皈命礼,海中涌出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在其间……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礼白衣重包感应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有出现“白衣重包”一词,意指婴儿出生时身上仍然裹着白色的胎膜,寓意是感得白衣观音送子。此外,明代白衣观音经的经本卷头插画的观音木刻画,通常描绘菩萨呈现中国女性化的外貌,从头乃至通身皆被白衣包裹,怀抱着一个男婴,置于膝上。可见,白衣观音在明代开始与送子观音信仰相结合,形成白衣送子观音。

②妙善公主

民间传说中的女性观音大多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非真身。然而从宋代开始出现了妙善公主妙肉身成道的传说,其身世传说最早出现在蒋之奇所作的《大悲菩萨传》碑铭上,据传其故事最早源头乃唐代道宣律师听由天人转述而流出下来。文中叙述妙善公主是妙庄王的三女儿,自幼崇奉佛法想要出家修行,其父不许,令她前往白雀寺从事苦役,想要让其断除出家之念。然而妙善不惧艰苦,道心坚固,其父嗔怒而火烧白雀寺,杀戮寺中五百尼众。妙庄王因造此恶业,恶疾缠身,此时妙善公主道业已圆,成为了菩萨,遂变现为僧郎中前往宫中,以自己的手目为父治疗,因此成就了千手千眼不可思议的功德。从此之后,成为观音女性化的重要标志。从观世音菩萨到妙善公主身份形象的转变,于君方认为是“千手观音信仰”的生起,因为“大悲”一词特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故而妙善公主传记才命名《大悲菩萨传》。妙善公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圆满人间有血有肉的女性观音形象,由于女性信徒心目中的共同性别亲切感,而奠定了观音信仰在女性群体中更受欢迎的基调。

(二)观音形象所体现出的寓意

1.经典中的观音形象之寓意

(1)毗卢观音形象之寓意

    众所周知,普陀山普济寺大圆通殿所供奉的主尊即毗卢观音。从严格意义上而言,并无任何一部经典有提及“毗卢观音”此一词汇,陈清香认为毗卢观音形象即《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勇猛丈夫观自在菩萨”。然而笔者更倾向于毗卢观音之形象来源于《大悲心陀罗尼经》及《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所记载之“正法明如来”。上文已提及,正法明如来形象乃观世音菩萨之法身形象,故毗卢观音之形象实则表明了观世音菩萨的果地证量乃是三德具足、万觉周圆的究竟佛地境界。虽然法身周遍法界、无形无相,然而正法明如来出于“慈悲救世的目的,运用其神通之力,由不可见、不可触的清净法身中,显化出与常人不同的”毗卢观音之身相。

这种头戴五佛冠的毗卢观音形象有着三重寓意:一、从菩萨教化众生的角度而言,正因法身无形无形无相,方能随缘应化显现种种不同的身相,若菩萨有一固定身相,则众生易被此形象所执著,菩萨亦无法应机显现不同身相而教化、救度众生;二、毗卢观音的形象既来自于经典中的法身佛正法明如来,又显化出法身之外的毗卢形象,则表征着菩萨如同法身佛毗卢遮那如来一般,具备光明遍照的法力与愿力,以其形象可作无声说法,开示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法门;二、从众生的心理接受视角而言,观世音菩萨的果地证量乃究竟圆满的佛地境界,更能给众生以信心,意即众生若愿接受菩萨的救度与教化,依教行持,也必能证得与菩萨一般无二的清净法身。

(2)天冠化佛形象之寓意

    现今各寺院的殿堂之中,绝大多数观音造像无论是何种形象,其头顶必然会有顶戴化佛之标志,此标志来源于《观经》中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色身相”,而《观经》中所记载的观世音菩萨身相乃头戴毗楞伽摩尼宝所做之天冠,天冠中伫立一化佛的形象。除《观经》外,其余如《大乘庄严宝王经》《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等经典均有记载观世音菩萨“天冠化佛”之形象,且其所顶戴的化佛乃阿弥陀佛。而在诸部跟观音相关的经典之中,以《观经》中对于此天冠化佛的观音形象记载最为详尽,其具体身相上文已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因此可以断定,观经中之形象乃菩萨的圆满报身相,此种身相同样属于菩萨现身所自证的果地境界。

《观经》中所记载之天冠化佛的真实色身相有三重寓意:一、观世音菩萨虽为古佛再来,然而现世的身相相较阿弥陀佛而言,其身量、肉髻及无见顶相之相好仍稍有不及,以此寓示其示居菩萨而“法住法位”;二、此身相出自《观经》中的第十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经中阐明众生闻菩萨名、观菩萨相即可增福灭罪,此既表明观世音菩萨具备救济众生令众生现世离苦得乐的大威神力,同时也揭示了众生通过闻名观念菩萨之功德而能获得福益,其根本原理仍然来自于众生与菩萨之间的“感应道交”;三、《观经》中天冠化佛的观音形象是作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菩萨而存在的,因此在诸部经典之中,其均与阿弥陀佛及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其“与阿弥陀佛一同示现种种光明,辅助阿弥陀佛教导极乐世界的众生,也常与阿弥陀佛一起到娑婆世界救济众生”,最为重要的是《观经》中介绍其身相特征时指出其“以此宝手接引众生”,表明观世音菩萨除了解决众生现世苦难的功能之外,还具备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净土的功德,既拯济了众生现世的苦难,又解决了众生来世的归宿,彰显出观音救济思想之中此生与来世、此岸与彼岸相统一的救度功德。

(3)三十二化身形象之寓意

   上文以提及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的形象来源于《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及《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后世一般集经典中菩萨之三十二化身再加上其本尊形象而合称为三十三身,而普陀山普济寺圆通宝殿两侧供奉有观世音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形象,则主要来源于《普门品》。虽然后来随着其余观音类典籍的相继译出,经典中的观音应化身形象越来越多,并丰富至百余身,但诚如《观音学概论》中所言:“《普门品》中的经典化的三十三观音应化身,始终占据观音应化形身形象的信仰的主流位置,流传世间为众生所供养”。此中,需要说明的是,此三十二身仍然还是概指,并非含摄观世音菩萨所有应化身相,其余的应化身相在经典中以“非人”而概括了。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形象具有三重寓意:一、此三十二身相再加上菩萨本尊之相则基本遍及了十法界,菩萨随众生种种根机而显现不同身形说法教化,既体现出菩萨的大神通力,又可见菩萨的度生悲愿是平等普遍的;二、《普门品》及《耳根圆通章》均有提及观世音菩萨之度生悲愿,众生只要称念菩萨圣号、观念菩萨,菩萨均可寻声救苦,以十四种施无畏力,救度众生免离三灾八难之苦;三、两部经典中虽均提及菩萨救度众生现生之痛苦,然而菩萨三十二化身的根本目的仍然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令众生远离贪嗔痴毒而得究竟解脱成就,可见观世音菩萨度众的具体操作除以神力救度外,其本质仍以说法教化为主,彰显出“以法为尊”之佛法本位。

2.传说中的观音形象之寓意

(1)比丘形象之寓意

    观世音菩萨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大多是伴随着各类观音感应事迹而出现的,在民间流传的多种观音应化身形象中,有一类较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即比丘之形象,如上文所提及的梁代宝志禅师及唐代僧伽大师,由于二人生前生后的种种灵异之象,民间均认为其二人是观世音菩萨之化身。

民间传说中的比丘形象具有三重寓意:一、宝志禅师及僧伽大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被视之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意味着民众在现实中即曾亲见并亲近观世音菩萨,这使得经典记载中种种缥缈观音形象由于现实中有灵有肉的人物形象存在而变得更为具相化;二、宝志及僧伽的比丘形象实则代表了两重身份,即男身及比丘身,此一形象有效呼应了经典中“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应以男身得度者,即现男身而为说法”之记载,印证了经典的所言非虚,也使得观音信仰由经典走向现实,而上文所提及的宝志及僧伽的种种应愿现身救难之事迹,也反映出观音感应从无相走向有相;三、佛教的传承以僧宝为其根本,正所谓“法赖僧传”,而观世音菩萨的比丘形象则既彰显了佛教传播过程中僧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经中所言的“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配以观世音菩萨的比丘形象也寓示着“佛、法、僧” 三宝具足的一体化信仰。

女性形象之寓意

在正统的佛教经典里,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一直是“勇猛丈夫观自在”的男性形象,虽然在《普门品》及《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中也有提及菩萨化现为比丘尼、优婆夷、妇女身、童女身等形象,但并没有明确说明观世音菩萨即是女性形象。而妙善公主、白衣观音乃至马郎妇观音等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则完成了观音形象在本土由男性到女性的重要转变。

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有着三重寓意:一、观音女性形象的出现乃是中土观音信仰表现形式的重要转变,观音精神的一个重要特质即是“慈悲”,在佛教传统经典之中,往往男性更为“慈悲”,而中国人的认知观念之中,则认为女性的柔和、仁爱的性格特征更能体现慈悲,因此观音女性的形象既有效呼应了经典中“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之记载,同时符合了中国人对于女性的认知观念,也寓示着观世音菩萨由一尊外来的神祇而成为中国本土的重要“保护神”的身份角色转变;二、在古代社会,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在社会层面整体呈现出男尊女卑之倾向,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且中国古代礼教甚严,面对着男性菩萨,当时的女性不一定能够产生过多亲切感,而女性观音形象的出现,对于广大女性信徒而言,不仅意味着给予了广大女性通过自身努力也可修行成就的希望,使得中国本土的观音信仰群体趋于女性居多的发展势态,同时也真正彰显出佛教的平等精神;三、女性观音的形象多数是以在家相而出现的,这种形象有效打破了信众心理层面出世与世间的对立隔阂,寓意着以在家身修行也可成道,使得信众对于观世音菩萨更生亲切之感;且以往的观音形象及其感应事迹,对于众生的救度更多偏重于“悲能拔苦”的消灾解难之层面,而白衣送子观音形象的出现,使得观世音菩萨成为保佑妇女多生麟儿的生育之神,不仅有效回应了《普门品》中“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之记载,体现出“慈能与乐”的赐福功能,同时也彰显出中国本土儒家孝道思想与观音信仰的互相融合,藉由其民间化特征寓示着观音信仰已真正融入中国社会,成为本土主流的信仰体系之一。

小 结

观音经典中毗卢观音、天冠化佛观音形象及三十二化身形象,代表观世音菩萨法、报、化三身具足,也寓示着经典当中所记载的观世音菩萨“以本地觉,示因地形”以度化众生之无尽智慧与无碍大悲;民间传说中的比丘及女性形象,则寓示着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故而“合光同尘”的随缘显相,使得观音信仰由经典走向现实、由虚相转为具相、由传统走向民间。经典与传说中的观音形象整体体现出观音信仰智慧与慈悲的统一、此岸与彼岸的不二、出世与入世的圆融、神圣与世俗的无碍。

而观世音菩萨对于众生的救度,正如上文所言正对应于先富带动后富;菩萨应病与药,对于众生采取的种种不同的度化措施,正适应于“共同富裕并非靠单一的平均分配来实现”,而是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采取的因势利导。其中的赐福、除难、消灾可以对应于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社会力量参与角度的物质富裕层面;而“应机说法”以使众生获得究竟解脱,则更偏重于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当代观音信仰的践行

观音信仰在中国的流行,是由于在中国的浙江普陀山形成了以信奉观世音菩萨为特色的菩萨信仰中心,即世人所瞩目的观音道场。在依据佛经典籍的学习考察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以浙江普陀山为中心的观音信仰圣地。笔者将观音道场的形成、观音信仰的践行与弘扬,作一简单的梳理,试图对今天普陀山在深入佛教中国代进程所作的努力与成果作一个说明,也是当今佛教界对于“共同富裕”这一时代命题的成果展示。

“道场”是圣者之居所,即圣地。所以,道场是信众崇敬的对境,圣地朝拜形成了菩萨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各有其圣地道场。道场又有根本道场和应化道场的两类,前者指菩萨成佛的国土,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协士菩萨,位居补处,将来在极乐世界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佛,故极乐净土是观音的根本道场;后者指菩萨在十方所有世界凡有教化的地方,观世音菩萨在娑婆世界化现的道场无量,但最初示现的道场是《华严经》中描述的印度南部靠大海边的普陀落迦山。

(一)观音道场的形成

1.印度观音道场的形成

《华严经·入法界品》详细的介绍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知识的历程,其拜访第二十八位大士便是观自在大菩萨。经云:“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此说明了菩萨所在大致方向与所在的山名。又云:“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补怛洛迦位于印度南方的一个海岛之上,且山中圣贤居住,众宝所成。接下来进一步介绍菩萨所在住处的环境,即“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由此了知菩萨所在印度南海海岛的西面,于此说法度生。

至玄奘大师前往印度求法时,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关于听闻观音道场的传说,“国南滨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秣剌耶山东有布呾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敧倾,山顶有池,其水澄镜,流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厉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请见,或作自在天形,或为涂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愿。”文中说明了几点:一是与《华严经》的所描述的地理位置一样,菩萨的道场在南印度一个海滨秣剌耶山,布呾洛迦山就在其东边;二山势险阻,山径危险,发愿登山见菩萨的人虽历经艰难,但能到达的人却很少;三若人在山下诚心礼拜,菩萨则以变化身使人见之;四说明此时期的印度观音信仰非常的兴盛,故观音道场也应运而现。

印度的布呾洛迦山是如何演变为《华严经》的补怛洛迦山的呢?根据印顺法师的考证说明,是源于对释尊大悲救世的世俗适应。法师对释迦族发源地的追溯考察,证明古代最初王统的摩诃三摩多至善生王、甘蔗种等王相续居住地名“补多罗城”。“补多罗”与“布呾洛迦”仅是方言的差别,实则指同一住处。观音的道场为何是释迦族的住地?法师认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济世精神是释迦能仁悲心延续与扩展。故“布呾洛迦”一词即是佛陀释迦族住所,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地。

2.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

观世音菩萨法身布满寰宇,道场亦遍于尘剎,何处有祈祷的声音,何处就有菩萨的示现,所谓是“寻声救众苦,无剎不现身”。众生无量,菩萨道场亦应无量,仅印度的观音道场不能满足众生的需求,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以及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观音的道场,本节就普陀山观音道场进行分析。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方。其山孤立于东海之中,周围无有岸际。山上林木葱郁,洞壑幽深,奇石嶙峋,金沙绵亘。其四面环海的环境与独特的地理特征与《华严经》中描述的补怛洛迦极为相似,这为以后成为观音道场信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音信仰从魏晋时始传中土,就因菩萨“寻声救苦”的威神之力与“一心称念”的快捷方式,很快摄受了各个阶层的信众,为观音信仰传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与简单的实践方法。至萧梁时,观音信仰在浙江沿海一带得到发展。根据《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梅岑山已有观音信仰的传入,“有萧梁所建宝陀院,殿有灵感观音”。以及在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中,数次记载有关海上遇难,祈祷观音得救的感应故事,其中有百济沙门发正的观音感应事迹中记载:“越州界山有观世音堵室,”由此可窥见此时期沿海地带的观音信仰状况,且已有观音道场的存在。

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以及国际僧侣之间频繁往来与交流,加快了观音信仰在浙江沿海地区的传播与盛行。据现存最早元代盛熙明著的《普陀志》记载:“始自唐朝梵僧来睹神变,而补陀洛伽山之名遂传焉”。可见补陀洛伽山在唐朝已经开始传播。另外有日僧慧锷礼五台山时请观音像一尊回国供奉,在途径舟山莲花洋附近时触礁,“众疑惧祷之曰: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舟即浮动,”慧锷乃随顺因缘结庐于海岛之上,将菩萨像供奉于此。山中有张氏信众听闻后舍家宅为庵堂,遂请菩萨像入庵供养,始称五台寺,或称“不肯去观音院”,这是普陀山成为全国性观音道场的重要转折点。

宋代以降,佛教义理诠释之风逐渐势弱,但信仰形态却在逐渐深入民间。观音信仰在浙江沿海地区逐渐发展,并得到官方的认同和扶持。北宋太祖遣内侍太监上山进香,是朝廷护持普陀山之先河。宋神宗时期有使臣王舜奉命出使高丽,“船至山下,见一龟浮海面,大如山,风大作,船不能行。忽梦观音,龟没浪静。”观音灵感事迹传至宫廷,神宗遂即下旨赐银建寺,并赐名为“宝陀观音寺”。“普陀山”之名正式取代了原有的“梅岑山”。不久,南宋宁宗也“御书圆通宝殿四大字赐之,且给降缗钱一万,俾新祠宇”。又“理宗淳祐八年,诏置接待庄,免本山租役”。由此可知,朝廷从最初对普陀观音信仰的认可到赐扁降钱的官方行为,梅岑山正式取代印度的“补怛洛迦山”,从而完成了观音道场的中国化。又有地方官员的信仰护持,如黄龟年、四明史浩等皆因朝礼潮音洞感应菩萨现身法相,为普陀撰文并为之宣传,皆为普陀山观音道场信仰发扬光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明清继唐宋兴盛之势,对于普陀山呈现出持续崇信的态度。使得位于“海岸孤绝处”的普陀道场在这一时期香火甚旺。首先是帝王与皇室成员的赐封与捐献不断,《普陀志》中载:“皇后福徳日盛,一念中间无虑皆佛事。乃大徳二年春,特命中御府臣李英驿降御所祝香。使还,再命修缮其像设。之于明年春,宿卫臣孛罗等再驰祝香;内出中金百两,饬江浙行中书省,遣寮吏同涖其役。又明年春,宿卫臣魏也先、太出三驰祝香,御命饭僧,周阅具典……今年春,仍命太出偕李铁木儿不花、魏也先持五彩旛旌,祐祝香以徃,庄严其法筵。又出内宝币二千缗,即其寺治演法之堂,暨庐舍之圮腐残剥者。又饬行中书省,捐土田之在官者二十顷,畀之,益其徒食。俾每岁以建寅、午、戌月,讽诵祈祷……”皇后的崇信与陆续不断的供养,带动宫廷以及上层人士的对普陀的崇信,如“万历己亥,乃遣御马监太监赵永,颁藏经于东海普陀寺,俾供奉之”。明代抗倭名将侯高亲题“海天佛国”四字,文人屠隆撰《普陀志》等。清代帝王的嘉奖较前代更为频繁,《普陀洛迦新志》卷四:“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三月,驾巡杭州。准定海总兵黄大来啓奏普陀废坠状。命一等侍卫万尔达、二等侍卫吴格、礼部掌印郎中观音保,赍赐帑金千两,建盖山寺……”,“雍正九年三月,准浙江总督李卫奏请,赐帑金七万两,重建前、后二寺殿宇。命前苏州巡抚、原任户部左侍郎王玑监督工程……”。普陀山法雨寺初名“海潮庵”,万历赐名曰“护国镇海禅寺”,后康熙改称“法雨禅寺”,并亲自“天花法雨”寺额。其次,文人骚客也对普陀山撰书、填词、作诗等,形成了普陀山为中心的文化圈。另一方面,民众多为了获得更多的现实目标,如考取功名、齐家治国平天下、求病消灾、益寿延年、求子送子等,使得来普陀山朝拜者络绎不绝,普陀山逐渐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观音道场。

(二)普陀山观音信仰的实践

1.弘扬观音文化

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观音道场的一份子,普陀山佛教协会一直将弘扬观音文化视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推动佛学研究、讲经弘法、对外交流等各项有助于弘扬观音文化的重要举措。在佛学研究方面,普陀山佛教协会早在1988年即成立了“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通过与国内外佛教学者、法师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以落实普陀山佛教文化及观音文化研究;1994年创办了《普陀山佛教》会刊,至今已出版200余期;1999年创办了《正法研究》学术年刊;2015年,成立了普陀山观音造像研究院,进一步丰富了普陀山观音文化内涵;四十余年来在开展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除《普陀山佛教》《正法研究》之外,还出版了《普陀山志》《妙善老和尚年谱》《实用净土宗辞典》《普陀山诗词全集》《中华天台宗通史》《天台宗丛书》《普陀山僧伽文选》《普门讲堂文集》等著作。讲经弘法方面,普陀山佛教协会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观音文化节”,每次文化节期间除了朝山之外,还会组织法师为信众讲经开示;2011年起定期于宝陀讲寺普门讲堂举办讲经法会,礼请本山及教内知名法师为信众讲经弘化,并将开示内容结集成为《普门讲堂文集》出版流通;2013年,普陀山佛教协会本着“书画弘法”的宗旨,成立了普陀山佛教书画院,有效深化了信众对普陀山观音文化的认知和感受。对外交流方面,普陀山佛教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与各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四十年中,先后与五大洲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佛教组织和佛教学者建立了友好联系,其中仅与“观音”这一主题密切相关的活动就有自1981年以来每年与日本“中国观音灵场会”互派参访团的交流互动;2008年南海观音禅林与台湾南鲲鯓代天府青山寺结对交流活动;2010年将1005尊南海观音分身宝像供奉于台湾各地寺院的以“千人护千佛观音宝岛行”为主题的“南海观音慈航宝岛”活动;2011年台湾“南海观音文教基金会”迎请500尊南海观音分身宝像供奉于台湾各地的活动;2015年由香港福建同乡会、普陀山-朱家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普陀山佛教协会共同举办的“2015福佑香江•普陀山南海观音庇护祈福千人斋宴”法会活动;2015年开始,普陀山佛学协会每年都会组团参加“千人斋宴”法会,推动形成了大陆与台湾、内地与港澳地区佛教界传统联谊机制;此外,普陀山佛教协会还积极派团参加国际卫塞节世界佛教大会、世界佛教论坛、中日韩佛教友好交流、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等国际佛教会议,通过这些活动既巩固了对外交流的“黄金纽带”,又助力了观音文化的弘扬推广。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作为普陀山佛教协会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教育基地,在佛学研究、学术交流、讲经弘法等方面对于观音文化的弘扬更是不遗余力。佛学研究方面,2012年分别与西北大学合作成立了“国际观音文化研究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合作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普陀山教研实践基地”以合作开展佛学研究活动,且聘请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客座教授暨研究生导师,成为增强我院学术研究的有生力量;学院于2014年正式创办了《普陀学刊》;十余年来已先后出版《佛经笺注》系列、《普陀学刊》十四辑、《佛教逻辑研究》《闲师慧语》《梵网经》《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大事记》《历代僧人别集丛刊》《丁福保文献辑刊》等“普陀山佛学丛书系列”及《观音慈林集、观音持验记》《观音戏曲集》《观世音菩萨经典》《观音研究文集汇编》《千手经要义》《中土早期观音造像研究》《观音学概论》等“观音文献集成系列”合计88种439册;在佛学研究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学术交流方面,学院自2013年以来学院先后举办或承办“第二届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纪念鸠摩罗什大师圆寂1600周年暨佛教教育现代论坛”“文献、历史、思想与文化——现代视野下的佛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观音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佛教院校学生论文联合发表会”、“当代佛学研究”高端论坛、“佛教中国化的经典、教理、教仪及宗派研究高端论坛”、“佛教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首届“普陀潮音——观音信仰的中国化”论坛;以会闲法师为代表的学院诸位法师先后参加“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第三届中国观音文化研讨会暨湖州首届观音文化研讨会”、“统战文化与文化统战论坛”、“谛闲大师与民国佛教研讨会”、“第四届佛教论坛”、“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对外传播与交流”、“天台宗与中国佛教制度”学术研讨会、“首届九华山地藏论坛”等学术研讨会,通过举办及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学院诸多法师在会上陈述己见,促进了与教学二界的学术交流;此外,学院先后与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日本大谷大学、斯里兰卡凯兰尼亚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有效推动了国内外的佛教学术交流。讲经弘法方面,学院自2014年起开办周末弘法讲堂,学院法师轮流为周边信众进行讲经开示;佛协成立的“普门讲堂”,学院也积极派遣法师参加弘法活动;同时,学院于2015年设立居士培训班,以培养正知正见、弘扬观音文化的正信居士。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学院历年以来,将培养“弘扬观音文化”的人才一事,视为重中之重,于2013年正式开设观音学专业,十余年来已培养专职从事观音文化研究的学生二十余人。

普陀山佛教协会及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弘扬观音文化的一些列举措,不仅提升了普陀山世界佛教圣地、观音文化中心的地位与影响;同时,这也是以观音文化为媒介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以令大众在受观音慈悲精神熏陶、感受观音文化魅力之余,享受精神的富足。

践行观音精神

普陀山作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除了积极弘扬观音文化,以推动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之外,更是将信仰付诸于实践,积极践行观音精神。主要可以分为内修、利他两个方面:

从内修层面而言,观世音菩萨又名为“观自在菩萨”,菩萨现生所成就的种种功德,均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修证而得,只有自身德行具足,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因此身为观音道场的一份子,普陀山的出家众理当以精进修持作为本分之事。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团体,僧团核心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普陀山的整体发展基调,普陀山佛教协会自成立以来,即制定了“人事统一调配、财务统一核算、修建统一规划”的三统一管理模式,从制度层面践行了佛教的六合平等精神,也从侧面体现出与国家所提倡的“共同富裕”理念的相适应性;普陀山佛教协会2016年创新出“三三制”僧团管理模式,其中成就了相当一部分僧人潜心闭关、参禅、阅藏、念佛的精进佛教行持;此外佛协每年都举行三次观音七共修法会、每年的观音文化节由道慈大和尚亲自带领僧众三步一拜朝礼佛顶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作为佛协的下属单位,坚持“常随佛学、信行合一”的院训,在对学僧进行教理熏陶的的同时注重引导学僧精进学修,上殿、过堂、坐禅、念佛均是常课,此外积极响应佛协号召,每年举办三次精进佛七共修法会,此外,还举办各种纪念观世音菩萨的法会并礼拜《大悲忏》《慈悲观音宝忏》等观音类忏仪。这些均是在内修层面践行观音精神。

从利他层面而言,普陀山佛教协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在赈灾济贫、医疗救助、兴教助学、五水共治、脱贫攻坚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许,也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曾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国红十字博爱奖”、“中国红十字奉献奖”、“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奖——社会责任奖”、“第三届浙江慈善奖——机构奖”、“浙江省红十字功勋奖银奖”、“舟山市宗教慈善特别贡献奖”等多项殊荣。普陀山佛教协会先后在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4年印度洋海啸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共计800余万元,并及时组织祈福法会,以佛教特有的方式为救灾工作作出贡献。自2010年以来,会长道慈大和尚又创办了“妙善文教慈善功德会”,每年慈善专项资金2500万元左右,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款项已达10亿元以上,其中2011年捐赠4.5亿元善款用于建造“观音大桥”,创下了迄今我国宗教界单笔捐款最高纪录;2020年捐赠1000万元善款专项用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被中国红十字会评为“抗疫先进集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浙江省的“共同富裕”建设行动,普陀山佛教协会与2021年特意成立了“共富基金”领导小组,设立两亿元的共富基金以用于慈善救助、弱势群体关爱、结对帮扶等方面。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自2012年起即在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的发起、指导下成立了让学僧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慈善小组,十余年来在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抚恤孤老、慰问部队等方面现金及物质共计捐献数百万元,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肯定及周边群众的认同、赞叹!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会闲法师了解到本院部分学僧家境困难,学习期间较为拮据,出于既能从经济层面予以补助,又能照顾到学僧的自尊心的目的,便于2015年11月以智慧方便,个人出资慈悲设立了“闲师佛经背诵奖”积极鼓励学僧深入经藏、背诵原典七年多来,已相继为150余位学僧奖励100余万元。法师的这种方便善巧,既在经济层面给予了学僧激励,又使他们得以深入佛陀本地风光,诚可谓一举两得,这种方式适应了“共同富裕”具体措施中的“带动群众积极性”。普陀山佛教协会及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所开展的种种公益慈善活动不仅生动体现了观音信仰的慈悲精神和当代佛教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切实适应了全国经济会议上所提出的“三次分配”的概念,以社会救助、慈善公益的形式为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舔砖加瓦,为建设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了自身贡献。

小 结

从经典中的“补怛洛迦山”到南印度海滨的“布呾洛迦山”,再到中国东海之滨的“梅岑山”,普陀山观音道场的正式形成与被认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作为观音道场的一份子,普陀山佛教协会及其下属的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不仅通过佛学研究、讲经弘化、文化交流等方式以弘扬观音文化,同时也通过内修的精进修学及利他的公益慈善来践行观音精神。其中对于观音文化的弘扬适应于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对于观音精神的实践则适应于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可见普陀山佛教协会及其下属的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通过当代观音信仰的践行活动,对于国家所提倡的“共同富裕”这一倡议起到了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结 语

综上可知,观音信仰作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其信仰内涵与党中央所提倡的“共同富裕”有着诸多共通之处。大乘菩萨道精神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可以对应于习总书记所言的“先富带动后富”之理念;观世音菩萨在《普门品》中所体现出的是与一切有情同愿同行,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圆满人生的觉悟之路的形象;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则是观世音菩萨所创造的世界大同的人间净土。观世音菩萨在各类经典及民间传说中所展示的各种形象,分别对应于菩萨的法、报、化三身,这既体现出观音信仰的随机度化之慈悲,也彰显出引导群众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根据种种不同情况而因势利导。舟山普陀山成为大众公认的观世音菩萨道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普陀山佛教协会及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目前在适应精神富裕层面的弘扬观音文化及适应物质富裕层面的践行观音精神方面已经起到了相当的贡献,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竭尽全力、持之以恒,以助力于全社会“共同富裕”宏伟愿景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册。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册。

刘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

梁·慧皎:《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大正藏》第 51 册。

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大正藏》第10册。

唐·梵伽达摩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

唐·昧苏嚩罗译:《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大正藏》第20册。

宋·天息灾译:《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大正藏》第20册。

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第822页上。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二,《大正藏》第49册。

宋·赵彦卫著,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

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明·释广宾:《杭州上天竺讲寺志》,杭州出版社,2007年。

明·周应宾撰:《重修普陀山志》,《中国佛寺史志会刊选录》第9册。

清·弘赞编:《观音慈林集》,《卍续藏》第64册。

清·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佚名:《化珠保命真经》,《卍续藏》第1册。

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佛光出版社,1989年。

陈清香:《来自普陀山的毗卢观音》,《慧炬杂志》2011年总第564期。

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会闲、湛空编著:《观音学概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李树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卢宇宁:《论观音形象的演变》,《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8期。

王亨彦撰:《普陀洛迦新志》卷四,《中国佛寺史志会刊选录》第10册。

吴似真:《改革开放40年舟山普陀山佛教管理工作实践研究》,《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浙江省民宗委:《奋进新时代·浙江省宗教中国化工作巡礼之二 普陀山佛协 以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宗教》2021年第3期。

舟山统战:《【助力共同富裕】舟山市委统战部组织举办“共富有我”积分赛暨“共富基金”开启行动》,2021.09.26,https://www.putuo.org.cn/article/news/5382.shtml,2022.04.30。

智悟:《栉风沐雨铸辉煌 砥砺前行续华章——普陀山佛教协会四十年历程的回顾》,2021.08.09,https://zt.pusa123.com/zt/30093.html,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