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诗词鉴赏》十四

2023-05-15

僧礼补陀

释虚堂

孤踪抹过海门东,

吴越溪山几万重。

一拜起来还一拜,

不知何处见圆通。

 【背景】

此诗见于《虚堂和尚语录》卷七《偈颂》部分(《大正藏》第47册)。另,《禅宗杂毒海》卷二(《卍续藏》第65册)在《赠别》部分也有收录。

【鉴赏】

题为《僧礼补陀》,既可理解为作者本人,也可以理解为除自己以外的其他出家僧人。从《虚堂和尚语录》卷七《偈颂》部分来看,虚堂大师行脚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而行迹最多的便是湖广江浙地区,诸如南岳的祝融峰、浙江天台山的方广寺、杭州(钱塘)西湖、断桥以及嘉兴南湖等地。

从诗偈中可以看出,诗中的这位“僧”是从钱塘出发,大约是采用了三步或七步一拜的方式前往南海补陀。从杭州到普陀的距离大约为500里左右,中间还要涉山过海,行脚艰辛自不必说。而若选择礼拜朝山的方式,不仅耗时弥久,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从“孤踪”二字来看,礼拜者显然只有一人;“海门东”是指出海口以东,泛指已泛舟于茫茫大海之中。连接“孤踪”与“海门东”的“抹过”二字用得极好,形象地道出了“孤踪”的渺小,像一缕轻烟似地飘荡在大海之中。

在今天人看来,杭州距离普陀也仅数小时的车程;而在宋代,这个距离已堪称遥不可及。加之浙东地区大多皆重峦叠嶂,行至镇海时又数度登舟涉海,“吴越溪山几万重”,其中虽有艺术渲染的成分,然朝礼大士的善举的确需要付出数倍于平常的努力。

“一拜起来还一拜”,这里似乎喻示着僧人一步一拜。从现实情形来看,不乏有礼拜朝礼四大名山的,然古时来普陀山的香客往往作有两种拜佛路径选择:一者坐船至短姑道头,上岸后沿着妙庄严路,一步或三步一拜前往普济寺;二者步行至法雨寺,从寺后石阶路起步拾级而上,逐步礼拜至佛顶山慧济寺。不过法雨寺建于明,慧济寺建于清,而于宋时,似乎只限于朝礼宝陀观音寺而已。然而僧与俗拜佛的希愿显然有所不同,甚至大有差异,身为出家僧人来说,自然不必去祈求什么升官发财与健康长寿,他们礼拜大士的愿望只有一个,即就是请大士能够随机显现,让自己能尽快证得圆通妙境。

然而得见圆通并不容易,即便是僧人“一拜起来还一拜”,可是在俯身起身的持续不断的礼拜之中,却并没有悟到圆通的妙谛所在。一句“不知”,道出了僧人对于悟入圆通法门的不得门径。那么怎么做才能得见圆通呢?从虚堂大师的各种偈颂中,似乎可以理出一点头绪:“平生矻矻自忘我,世外不知谁可盟”(《缘对》)、“片板不能担到底,又来依样画葫芦”(《通禅客进纳》)、“江湖尽尽有闲地,况是春风草长时”(《送文瘦牛》)、“无方始是知方者,莫效支师泥沃洲”(《僧归越》)……从这些诗中似乎可以窥出虚堂大师的修习主张,即朝山拜佛若着眼于“圆通”,似乎非禅家所为。这种思想与杨歧派的方会大师可谓一脉相承,“雾锁长空,风生大野,百草树木作大狮子吼,演说摩诃大般若,三世诸佛在尔诸人脚跟下转大法轮,若也会得,功不浪施。”这与云门宗的“函盖乾坤”一切现成的主张颇有相通之处。法不外求,既然不远千里身在山中,处处皆为菩萨的圆通应化,又何必拘泥于“拜”而云奢求圆通法门呢?纯属舍近求远,缘木求鱼而已。

 

【注释】

①释虚堂:即虚堂智愚(1185-1269),宋代临济宗杨歧派禅僧,浙江象山人,俗姓陈,号虚堂、息耕叟,十六岁从普明寺师蕴出家,先后游学于雪窦、净慈诸师之门下,至金山,至运庵普岩而有所得,遂为法嗣,其后历参诸方善知识。绍定二年(1229)初晋住兴圣寺,后又历住报恩、显孝、瑞岩、延福、宝林、育王、净慈、径山诸刹,为宋理宗、度宗归依师,教化鼎盛。咸淳五年示寂,世寿八十五,有语录十卷行世。

②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③吴越: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年代为907-978年,统治者为杭州临安钱氏,由钱鏐在后梁开平元年(907)所建,定都杭州。

④溪山:此处是指小溪和山峦,指路途遥远。

⑤圆通:智慧神通,圆融无碍,称为圆通。详见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