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诗词鉴赏》十五

2023-05-22

观音大士

释原妙

大海波心,磐陀石上,

真观净观,是相非相。

如月在天,无水不现。

水月俱捐,如何瞻仰,

咄!切忌妄想。

【背景】

这首诗偈出自《高峰原妙禅师语录》卷二《赞佛祖》(《卍续藏》第70册),在其他相关文献(如《高峰和尚禅要》及《普陀洛迦山志》)中未收录此诗偈。

【鉴赏】

从这首诗偈不难看出,原妙大师由于籍贯为江南苏州,加之多年隐道杭州,故而来普陀山朝拜观音也并非难事。从诗偈起首的“大海波心,磐陀石上”两句可看出,原妙大师对普陀山的地理环境总体较为熟悉;而这两句,也从正面描绘了观音大士所住锡的道场环境:在观音跳大石上,迄今仍留有大士巨大的足印;在磐陀石附近,也有大士当年说法台的圣迹留存。

“真观净观,是相非相”,这是菩萨修习法门的概括。所谓真观,即真空观,指菩萨修习空观,先观法空,本无实法;次观我空,体达我身乃为四大假合;再观十八界空,体知六识妄心,生灭如幻,若离根尘,却原无自性。而净观则是指菩萨了然诸法性空,原无所得,然为了度脱众生,方便修习假观,虽行善事却不著于相,即所谓“是相非相”,非有而有,有而非有。菩萨修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观,实际上就建立在“是相非相”的其基础之上。对于众生来说,全仰菩萨慈悲度化;而对于菩萨来说,众生若一念即离,众生岂需度化,又何来众生需要菩萨度化?菩萨虽不舍众生,施设了千万条出迷趋觉的捷径,然众生若心性不明,纵有宝筏亦不为所动。

菩萨与众生的关系,恰是月与水的关系,所以“水月观音”恰是这层相依关系的具体表征。“如月在天,无水不现”,菩萨如月常悬碧空之中,“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华严经》);而众生若水,而“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众生心水若净,又何愁得不到菩萨的感应与加被?退一步说,众生若与菩萨错之交臂,这绝非菩萨的不慈悲,而是我们心田无水(至少水性混浊)而导致月波不现。此时我们需要反躬自问并至心勤恳忏悔,而不是怨天尤人或听天由命了。

然而从禅家的角度来看,却颠覆了我们对于迷与度的常规认知。在禅师们看来,“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虽然都名之为“度”,所谓“月”与“水”的关系,往往是建立在“迷”的基础上;众生若已“悟”,此时自然就谈不上被度的关系,而纯粹是一种“自悟自度”。《坛经》进一步指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萨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因此,当天上的月与地上的水一概消失不见之时,却又“如何瞻仰”?在原妙大师看来,天上的月是施设,所谓众生心田之水,亦同样属于施设。既然皆为方便善巧之法,又何必去执着?倘若把全部身家性命一概仰仗菩萨救度,而自己什么事都不做,又岂能有被度脱之理?所以起决定作用的还在我们自己的“一念”,所谓地狱天堂全系乎一念,“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因此,“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当自见本性清净,便自然就能够“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咄!切忌妄想”,这句犹如棒喝,顿时棒杀了我们纷纭杂想的思绪,也一下子切断了众生坐等菩萨从天而降给予施惠的贪图之心。菩萨即便慈悲无限,也难抵众生的贪婪愚顽。总之,修道最终还要靠自己,若狂念即歇,歇即菩提。

 

【注释】

①释原妙:生卒为1238-1295,南宋临济宗杨岐派破庵派僧,苏州吴江人,字高峰,十五岁出家,十七受具,十八修天台教义,二十岁入杭州净慈寺立死限三年,勤苦修道。翌年,请益断桥妙伦,次参叩雪岩祖钦,受印记。咸淳二年(1266),隐龙须寺,后再迁武康双髻寺。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登杭州天目西峰入张公洞,闭死关,不越户达十五年之久。后,学徒云集,参请不绝,僧俗随其受戒者数万人。后开创师子、大觉二寺。元贞元年(1295)十二月一日,焚香说偈坐亡,世寿五十八,法腊四十三,谥号“普明广济禅师”。门下有中峰明本、断崖了义、大觉祖雍、空中以假等人。世称高峰和尚,有《高峰妙禅师语录》一卷、《高峰和尚禅要》一卷行世。

②磐陀石:普陀山梅岑峰西巅,两石相累如盘,下石高耸锐顶,可容二三十人,上石高2.7米,体积40余立方米,面广底锐,呈菱形,两石相累处仅一点,望之若悬,观之欲坠,势若滚卵。上有磐陀石天下第一石等题刻。夕阳西下,霞光辉映,磐陀夕照为十二景之一。

③真观净观:即“真观清净观”一偈的省略用法。真观,即真空观,菩萨修习空观,先观法空,了知一切外境,缘生性空,本无实法;次观我空,体达我身,四大假合,终归于空;然后再综观十八界空,体知六识妄心,依根缘尘而有,生灭如幻,若离根尘,原无自性。这样作观,内空我相,外亡法尘,解脱缠缚,即离众若。净观(清净观),指菩萨既然诸法性空,原无所得,但为了普度众生,方便修习假观,虽行善事却不著于相,如此非有而有,有而非有。

④是相非相:语出《金刚经》:“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寿者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对这句话的一般理解是:凡所有相,即便是客观存在,我们也不该执着于它,因为其自性为空、为虚妄。

⑤水月俱捐:捐,捐除。此处指心下大悟时,菩萨是菩萨,众生是众生,菩萨并非度人,而众生亦不是被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