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诗词鉴赏》五十四

2024-04-01

春日归普陀

释如泉

担簦北海客蹉跎,鼓枻南溟放浩歌。

厌俗懒于谭小品,待时偏拟泛长波。

钟鸣晓日开香积,雨过春池长芰荷。

到此最宜堪大隐,且将瓢笠挂藤萝。

【背景】

此诗见于明·周应宾编撰的《重修普陀山志》卷六(《佛教大藏经》第9册)。另在《普陀洛迦山志》及《普陀山诗词大全》中均有收录,诗题作者均相同。从诗中看,此诗当为如泉法师从北海行脚归来,踏归普陀山时有感而发之作。

微信4.1图片_20240402093729.jpg

【鉴赏】

这首《春日归普陀》,一个“归”字,足以说明如泉大师原先就常住在普陀山的某个寺院。从“藤萝”二字来看,这个寺院应该比较偏僻——即便是明初的法雨寺,起初也只是“海潮庵”而已,并不是著名大刹。从诗中可看,如泉大师离开普陀山去四处参访已有些时日了,大师足迹遍及南北,既“担簦北海”,也“鼓枻南溟”,不过大多都是沿海一带,并没有深入内地参访。在参访的过程中,虽然十分辛苦,但大师的心情无疑十分欢喜愉悦,从“放浩歌”三字便可看出。

那么是什么动机让如泉大师暂别普陀山去四处行脚参访呢?这从诗的三、四两句便可以看得出来。“厌俗懒于谭小品”,“厌俗”,是长时间待人接物,整天与俗人俗事打交道,时间久了自己也开始变得慵懒厌倦;“谭小品”,有两重理解:一是指常年囿于山中,无法参礼到更多的大德高僧修习禅法;二是指与世人谈论的皆是世俗之语,时间久了连自己也似乎被“俗化”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大师便下定决心,“待时偏拟泛长波”,乘舟长途跋涉,北到“北海”,南至“南溟”,可谓遍访善知识。

经过长时间的多地参访,如泉大师有没有什么收获呢?肯定是有的,但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丰厚。“钟鸣晓日开香积”是指如泉大师泛舟回普陀山时,正好是清晨破晓众僧下早殿,然后敲钟过堂早斋的时间。大清早一回到普陀山,大有久别重归的浓浓亲情;而此时正值初春时分,“雨过”天晴,在经过普济寺旁海映池边时,诗人看到池中的芰号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角,“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从钟声与春池中的芰荷叶中,大师似乎忽有所悟:经过这些年四处行脚参礼,原来这里才是真正的用功道场,“到此字宜堪大隐”,接洽俗人俗物,不正是适宜于自己的行持与磨炼的最好的方式吗?此时大师恍然大悟,“且将瓢笠挂藤萝”——他们行脚用的瓢笠从身上解下来,然后悬挂崖边的藤萝之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了。

从这首诗中,我们似乎觉悟到了修行有种种的方式,参禅念佛是修行,闭关阅藏是修行,然而待人接物、搬柴运水同样是修行,为什么一定要四处行脚参访呢?这倒有骑驴找驴之惑了。记得元代有位“梅花尼”曾有诗:“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与其“终日寻春”,到不如安下心来,抬头低眉便处处是春。所谓即心即佛,修行不劳寻逸,佛性人人本具,又何必去四处搜寻呢?我想,这也是本诗的主旨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