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诗词鉴赏》六十四

2024-06-10

过普陀山晤润田诸兄作

释性冲

绀宇郁崔嵬,彤云映玉辉。

龙将海藏出,马负竺书归。

天乐寻香牒,涛声撼翠微。

高僧禅寂处,凫鸟傍人飞。

【背景】

本诗选自《普陀诗词全集》“明”诗部分,最初收录于(明)周应宾编著的《重修普陀山志》卷六(《佛教大藏经》第9册),题为《过普陀晤润田诸兄作》。另,《普陀洛迦山志》卷八“诗颂”部分亦有收录。

微信6.10图片_20240613104227.jpg

【鉴赏】

由于对本诗中相关人物缺乏必要的了解,故对诗文的鉴赏也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诗题来看,性冲大师并非普陀山僧,但是他与诗中的“润田诸兄”较为熟悉。这位“润田”及其他相关法师是在普陀山常住还是挂单,诗中也没有交待清楚。大约是性冲大师有事经过普陀山,顺道与润田大师诸师作短暂的晤面,并赋诗一首。

首联中的“绀宇”一般代称寺院,“郁崔嵬”是对寺院周围的山体及树木高大茂盛的形容。无论是宝陀寺还是后建的海潮庵,都建在耸峰脚下,这却是实景的描绘。而此时在碧蓝的天空之中,竟涌出了朵朵彤云(朝霞或晚霞)。前句是写地上,后句是写天空,如此相交辉映,从宏观角度描绘了普陀山寺院所处环境的幽静庄严。

“龙将海藏出”,此句义不明,然联系到佛教大乘系经典传说原出自于大海的龙宫,再联系到下面的“马负竺书归”,便句义明了。长期以来,大乘经典的出处众说纷纭。一直到佛灭五百年后才渐次出现于世,至龙树时代(150-250)大方异彩。据说因龙树辩才无碍,龙王便请其入龙宫,由是从龙宫中请出了大量的大乘经典——这大约是对“龙将海藏出”的较为合理的诠释。而“马负竺书归”讲的是佛经初传中国的事迹,在东汉永平年间(58-75),明帝遣人至西域求法,见高僧迦摄摩腾及竺法兰二师,便邀请来汉地说法。于是二师用白马驮着佛经来到洛阳,明帝专门为之建寺,曰“白马寺”。诗人在此处运用大乘经典的流出以及佛教东渐汉地的典故,目的是表明普陀山香火鼎盛且佛法氛围极为浓厚,并为颔联作好铺垫。

在这种浓厚的佛国氛围之下,“天乐”开始四处寻找“香牒”——香牒是将沉香或檀香木切割成短且薄的香片,以供主法或供佛时使用,以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供养。而寺外的海涛之声似乎格外欢腾,其声足可使青山翠微引发震动。此二句为动态表态表达。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高僧禅寂处,凫鸟傍人飞”。此处的“高僧”为谁?笔者以为主要是是“润田”等各位道兄,他们在普陀参禅问道,在修行上可谓大有作为,称其为“高僧”并不为过。高僧入定为静态,而高僧禅寂之处,竟然有“凫鸟”开始在人们的头顶环绕飞翔。凫鸟飞翔看似动态,若将其融入到高僧禅寂的氛围中,却反衬出修行的高妙,却是静中愈静的间接表达。而事实也证明,只要有真修行,便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良性互动,诸如“凫鸟傍人飞”便是一例。这并非虚写,据传印长老、绍云长老生前回忆,虚云老和尚住锡云居山期间,只要在寺外经行,空中便有众鸟环飞,场面十分壮观,令人啧啧称奇。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位润田大师及其同仁,在普陀的修为着实不俗。

全诗从宏观层面鸟瞰了普陀山的全貌,着眼点放在普陀山在明代时拥有着庄严的寺院、宜人的修习环境以及超俗的禅僧,这些都是构成佛国观音道场的要件组合。诗中对观音大士虽未着墨,然从中可以品味出,这一切的胜缘全赖以菩萨的感召与众善的护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