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七日王

2025-10-12

印度历史上最负盛名、贤明且受万民爱戴的君主,当属阿育王。佛陀涅槃数百年后,他一统印度半岛,为印度史册写下了辉煌篇章。阿育王亦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位期间不仅笃信佛法,更以满腔热忱弘扬正教 —— 为启发民众对佛教的信心,他耗心血、斥资财,遍建佛塔供养圣像。至今印度留存的诸多古寺遗迹,皆为当年阿育王所建。他为护持佛法奔波操劳,虽耗心力却过得充实喜乐,唯独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胞弟帝须非但不信佛法,还依附外道,四处诋毁正教。阿育王屡次想开导弟弟,可帝须固执己见,始终冥顽不灵,这让他束手无策。

一日傍晚,帝须入宫觐见,见了阿育王便说:“王兄!今日我发现一事,也由此生出些想法,不知能否向您禀明?” 说罢,他睁着双眼直视阿育王,静候答复。阿育王温声道:“帝须,你是我最亲近的弟弟,你我之间从无隔阂。你本就该助我打理国事,有话但说无妨。”帝须立刻收起随意,严肃道:“王兄,我想给您提个忠告。您对佛门比丘那般恭敬供养,把佛法之事看得比国事还重,可依我看,那些沙门根本不值得您如此敬重。我劝您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莫要再沉迷于这些无用之事。”

听闻弟弟诋毁三宝,阿育王如遭针刺,心中剧痛,急忙阻止:“帝须!休得再言!诋毁三宝会招致重罪!你不懂比丘的伟大。他们断除私欲、割舍亲情,剃度出家披上袈裟,只为弘法利生、护佑众生安乐。唯有佛法兴隆,民心才能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啊!”可帝须全然听不进去,反倒反驳:“王兄,您别被他们蒙骗了!供养这些比丘有何用处?我看对国家毫无益处,反倒会败坏民心 —— 他们整日不事生产,坐享供养,民众若都学他们,天下岂不大乱?再者,您说他们已断除爱欲,这根本不可能!连飞禽走兽都知情爱,何况是人?”见帝须邪见根深蒂固,阿育王既伤心又无奈,沉思片刻后,终于想出一个能让他醒悟的办法。他当即密召一位心腹大臣入宫,低声吩咐了一番,大臣领命后便退下了。

图片1.jpg

仍是一个傍晚,阿育王正在宫中池塘沐浴,大臣便引着帝须入宫。二人见阿育王不在,只留王冠龙袍置于殿中,大臣便对帝须说:“亲王,您与大王容貌极为相似,若穿上这身龙袍、戴上王冠,恐怕连朝臣都会认错。您不妨试试看?”

帝须明知私穿王服是灭族之罪,可好奇心与虚荣心作祟,竟真的拿起龙袍穿上,又将王冠戴在头上。偏偏此时,阿育王沐浴归来,见此情景顿时勃然大怒,厉声呵斥:“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穿王服、盗用王冠,莫非是想谋逆篡位?”铁证在前,帝须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阿育王随即下令:“来人!将帝须推出城外,即刻斩首!”

就在此时,那心腹大臣连忙上前劝谏:“大王息怒!帝须是您的亲弟弟,况且他是初犯,并无实意谋逆,还请大王开恩,饶他一命!” 阿育王看了看殿下文采奕奕、此刻却颓丧不已的帝须,放缓了语气,问他:“帝须,你老实说,你想不想做国王?”帝须声音发颤:“虽有向往,却从不敢有此妄想。”阿育王问:“那你说说,做国王有什么好?”帝须稍稍壮了壮胆,答道:“国王是一国之尊,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说不完的声色之乐,而且无人敢管束,这难道不好吗?”阿育王点头:“好!既然你想做国王,我便让你做七日之王。这七天里,你可随心所欲,尽享五欲之乐。但记住,七日一到,你必须伏法受死。”

吩咐完此事,阿育王便退回后宫,又暗中命一位侍臣持利刃守在帝须的府邸门口,叮嘱道:“每逢帝须退朝归来,你便高声提醒他死期。”此后每日,帝须处理完 “朝政” 回到府邸,都见那侍臣手握明晃晃的利刃站在门口,高声喝道:“今日已过,距你的死期又近了一天!” 死亡的阴影如影随形,帝须整日忧心忡忡,别说生起享乐的念头,连觉都睡不安稳,不过几日便形容憔悴、面色蜡黄。七日的 “王位”,他竟全在恐惧与煎熬中度过,未有片刻欢愉。

第八天清晨,阿育王登上王座,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他看向阶下的帝须,问道:“你做了七日国王,想必尝尽了五欲之乐吧?”帝须垂着头,声音沙哑:“王兄,这七日里,我连眼前的景象都未曾看清,更别提什么享乐了。每日退朝回家,都见侍臣持刀守在门口,高声提醒我的死期。我满心都是恐惧,哪里还有心情想声色富贵?这七天,我没看清一物,没听进一语,只被‘死亡’二字缠得喘不过气!”

见帝须终于有所体悟,阿育王面露欣慰,缓缓说道:“帝须,你不过面对七日死期,便已恐惧到无心享乐;而出家的比丘,日日思维生死大事,深知‘生命无常、死亡随时会至’,他们又怎能生出贪爱欲念、执着外物呢?”随后,阿育王又为帝须细说人生的无常之苦、生死的可怖,以及佛法对 “解脱烦恼” 的开示。帝须听着听着,感动得泪流满面,终于明白自己此前的愚痴,当即跪在地上,请求阿育王准许他皈依佛教、剃度出家。阿育王见弟弟迷途知返,欣然应允,帝须也从此踏上了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