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 | 空花求果,阳焰觅鱼

2022-11-24

曾读过不少妙言绝诗,但却对白居易的一首无名七律《读禅经》念念不忘:“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简简单单56个字,却道出了佛家圆融通透之境,完美印证了《金刚经》的核心主旨与根本真意:“不住于相”。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佛在《金刚经》中回答须菩提所问之语。《金刚经》一开头须菩提就替众生提出了“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两个关键问题。此二问题不只是学佛者的肯綮所在,也是一切宗教、哲学乃至人类所有修行方法的症结所在。“云何应住?”是问我们的心念如何能停住在清净、无为的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是说如何能降伏每个人纷繁杂乱的念头。这是古今中外凡讲修行、修心,学圣、学佛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为何需降伏其心?心指凡夫对自己无明观念的执心。执心是烦恼祸根,恶之本源,也是困惑古今人类的心头大患。我们对世界及自我的认知,都受制于执心。世间万物,法尔如是,但执心妄取,带着我们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道理去看世界,于是本然的世界就变得纷繁杂乱、浊气弥漫。归其源,问题不在外境,而在于我们对自己所谓“正确”观念的执着。因为执着自我观念正确,就会妄认别人观念错误,进而与外在的人、事、物产生矛盾,矛盾内化就成个人烦恼,外化至身、口就会变成行为,即我们为维护自己正确道理而赋予的行动。于是就有了小到个人、次到家庭、大到国家的冲突。造业受苦,轮转不息就此开始。所以罗汉悲悯,金刚法会一针见血,提出众生困惑所在。

众生缘何心住于法?乃由无明、执着所缚。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无明本身,而在于凡夫无法认知到自己的无明所在。每个人都坚持认为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真实、存在的,不知自己是戴了有色眼睛看世界。无始轮回的我执、法执紧紧束缚着我们,让我们难辨真假,产生惑业苦。每个人都拿自己头脑中的正确观念和别人讲道理,道理一致就合拍、共情,不一致就企图说服别人,降伏别人的“心”,降伏不得就制造冲突。以为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消除烦恼,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明明一朵空花,却希冀结出果实;日照浮尘如雾,却妄想从中捉鱼。这就是“空花求果,阳焰觅鱼”所指向的荒唐,注定徒劳无功,只能一场虚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自知之明,没有反思自己观念真假的能力,没有反观自心虚实的力量。对于现实世界中产生的问题矛盾,我们往往第一时间先从外界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因没看到常住于自己虚妄的念头中,凡事从自我角度出发,即使提出的解决方法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冲突,也如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因为有“住”,就有执着,以自我为中心提出的方法所具的普世意义就小、效果有限、实施局限。

其实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如何将心不住于法。《坛经》一语道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不住,就是那把关键的钥匙。念头生起,能够觉察而心中了然,不加干涉。能觉察,便不由其造作;不干涉,则自生自灭;这样心念就能流动起来,如万物生灭盛衰的自然变化而合于天道。虽然有观念所在,但能从缘起性空中看到其无实性与虚妄性,不执著它的正确性,任其通流。因为不执于自己的观念,不仅能留给自己一个反省的机会,也能给别人观念以包容、理解的空间。彼此认为正确无误的,实则都是无常、虚幻的妄念而已,何必紧抓不放,劳神伤身呢?这种包容力能拓宽每个人的胸怀,从对外在的精神内耗变成仅对自己观念、行为正确与否的反省。每个人都是观念的产物,要理解、尊重他人的观念,两者和谐融通、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古人提倡的和合之境。对观念的不住能使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和谐融洽。这对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日本梦窗禅师曾道:“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宋代无门和尚亦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才女宇文柔奴,对自己历尽的坎坷艰难、颠沛流离,感想不过八个字:“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心安就是故乡,无事岁月清凉。世事纷飞不尽,几多衰草枯杨。行于世间,说到底也不过是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八个字。尽力,就能安身;随缘,才能安心。

无法之法,方为大法;不驭之驭,方为大驭。所以《六祖坛经》又说:“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明“心不住法”的至理,得“道即通流”的真意,便是那“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如如自然之境。如如自然,天人皆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