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从“斋日”看佛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

2022-12-01

前 言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的社会、文化、风俗、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信仰上也与中国的民间信仰产生了融合,促进并丰富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发展。佛教最初的传播有借助于中国道家传统的思想学说,如在汉代时,“皇室信奉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佛教的教理也被视为“清虚无为”而和黄老之学相提并论,释迦牟尼佛则被认为是大神,佛教的斋忏等仪式也被视作和祠祀相类似,因而佛教被帝王所崇尚。”站在影响与被影响的高度上说,其实最先产生的是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其次是在佛教逐渐入住中土后,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又产生的影响,纵观古今历史,佛教的许多专业用语被普遍使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今以佛教“斋”的信仰文化来谈,佛教中的“斋日”对中国的世俗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且略谈一二。

一、文化上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斋日?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所谓斋是指斋戒沐浴之意,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前,沐浴更衣,洁身清心,以示虔敬。古人认为,“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必斋戒沐浴,以示诚敬,后来古代祭祀者每逢重大祈福祭祀活动,便都承袭了这个规定,祭祀前要进行斋戒沐浴以示虔诚,史载,西周时期每逢重大祭祀活动,先要进行两次斋戒:祭前十日或三日,叫“戒”,祭前三日或一日,叫做“宿”,均有专职官员主持。除沐浴、更衣外,还必须屏息一切活动,以防“失正”、“散思”。

中国自古以来便具有巫觋祝赞的传统,只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这种巫觋祭祀的文化逐渐产生了变化,后来儒家承袭了殷商以来的这种巫史文化,并发展了西周的礼乐传统为古代君主所沿用,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在祭祀前要斋戒沐浴的要求也流传下来,不仅古代皇帝主持祭祀要斋戒,就连平民百姓举行这种与神沟通的神职活动时也要有斋戒沐浴的项目。斋戒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在古代的时候斋戒的“斋”和“戒”是分开的。斋代表的就是致斋,致斋通常需要持续三天以上,在这三天之内,斋戒的人只能待在房间里面,要保持思想的统一,不能有任何不纯洁的想法,忘掉一切的欲望和杂念,让自己可以更加宁静和安详。戒代表的就是散戒,散戒通常要维持至少七天的时间,在这七天内虽然不用只待在室内,可以在室外活动,但是不能参加任何的娱乐活动,也不能去参加丧礼等等,这就是为了保持内心的平静,而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当然,“戒”中还包含戒食韭蒜一类的辛辣之物,以彻底净化身体、防止口中喷出臭气。如在西周有规定,当诸侯入京朝见时,天子会赐一块用来斋戒沐浴的封邑,称为“汤沐邑”,专门为沐浴划出属地,足以可见古人对仪式的重视。这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斋戒规定,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中的斋戒文化对中国的世俗社会也产生了融合,以致于成为宗教斋戒的主流。佛教的斋日最初也不起源于佛教本身,也不是佛教自己所创造,佛教的斋日起源于印度,据《十诵律》第五十七卷载:

“诸外道梵志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大得利养增长徒众。洴沙王深爱佛法故,作是念:愿诸比丘,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我当引导大众自往听法,令诸比丘以是因缘大得供养增长徒众。以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听诸不病比丘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诸比丘随佛教,听六斋日一处说法,国王群臣皆来听法。诸比丘大得供养,徒众增长。”

斋在佛教中广义是指清净身心,于是时日,修行人多守己持敬,斋戒茹素,沐浴净身,念佛诵经等,并忏悔反省,洁净身心,增上功德福田。就如上文所载,佛教的斋日最初是瓶沙王见到外道梵志在六斋日说法而得利养的原因,于是请佛亦于六斋日里说法度众生,可见佛教的斋日起初也不是佛教自己所创造的,是起源于印度外道而来。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斋戒祭祀其目的是向他祝祷,是向外的,意在从他而获得利益,这也就意味着能不能获得利益的主动权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而佛教的斋戒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之上,也即是说自己持斋戒自己获福,别人持别人获福,这种追求“为己”、寻求自身解脱的心里需要激发了中国信众的热情,笔者认为这是佛教斋戒文化逐渐取代中国传统斋戒的原因之一。

 内容上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的巫觋传统文化当中,斋日大致是指祭祀前的斋戒沐浴,包括沐浴更衣,不能喝醉酒,不得食肉动荤,不参加吊丧,不到有病人家问病,不得淫邪玩乐,总之一切不吉利肮脏的事都不得参预。古时巫觋是指能通鬼神的人,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请神附体和灵魂出走,请神附体有请神、探源、抓鬼和谢神四个步骤。据《汉书·礼乐志》记载:“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有降神之乐也。”降神后巫成为神的体现,代神言行;另一种途径是通过阴,即“灵魂出走”,也就是巫觋的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到神鬼所在的地方,民间称“走阴差”、“问仙”的都是类似的通神的形式。据传巫觋为了通神,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如树木、山峰、巨石、动物。随着巫职的扩大,巫往往有一两个助手,从事某些宗教活动,如占卜、预知、驱鬼、治病等等。随着巫觋文化的远去,许多资料无从可考,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中国古代的巫觋在斋戒时不一定有素食的要求,以其在祭祀时常会有宰杀牛羊等来向天献祭的过程,并且现今中国流行的素食斋戒最初是起源于梁武帝,亦即是说在武帝之前并没有素食斋戒的硬性要求。

其次,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原来的斋戒信仰,由重视结果转向了过程。我们知道古代巫觋信仰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或者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以致于举行各种献祭、祝祷等,而佛教斋戒信仰则偏重于修福与来世的问题,如佛教在斋戒中加入了八戒的成份,即在家居士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所谓八关斋戒者,是以八戒爲体: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婬欲,不妄语,不饮酒,不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不着华香璎珞、香油涂身,不高胜牀上坐,不非时食。据《优婆夷堕舍迦经》说,佛陀顾虑在家信众为经营家计,事务繁忙,无暇修道,不能日日受持八戒,因此有每月六斋日受持八戒的规定。《多论》云:“斋以过中不食为体,八事照明,故成斋体。”所以原则上说佛教所谈之斋基本是指过午不食戒,并未谈及到素食的问题,但因为中国武帝制定《断酒肉文》后,在中国佛教的斋日之中最重要的要求便是素食问题,其次才是八戒的内容。

在诸部佛教经典之中都记载到受持八戒的殊胜功德,如《优陂夷堕舍迦经》中说到:“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祐,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在《大般涅槃经》第十九卷中也记载到:“大王!波罗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毘沙门子。”的殊胜果报。乃至是在《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记载到一念受持八戒则可生往兜率天,这些殊胜的来世果报能使中国世俗社会中的信众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满足下层民众潜在的精神需求,所以相对于中国古代的巫觋祝祷来看,佛教信仰不需要六畜献祭,不需要特定人员的向天祈祷,人人都可修持获福。巫觋祝赞所追求的是现世的结果,是以达到现世的目的为出发点,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佛教的八关斋戒讲究修持自身,为自己来世积功累德,所以佛教受持八关斋戒的信众们更重视当日对八戒的持受情况,二者相较而言,佛教的来世因果观显得更为殊胜,更能吸引信众的信心,更能搏人兴趣,以致于后来的道教也吸收了佛教的斋戒文化。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巫觋祝祷逐渐淡没,而佛教斋日文化得到中国世俗社会普遍认可的原因之一。

三、时间上的影响

通过相关资料可知,中国古人的斋戒有三种,即散斋、致斋、清斋,由于祭祀的对象不同,所以斋戒的等级也有所不同,属于头等大祀的是祭天祭祖,即祭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宗庙及追尊之帝、后。大祀要预卜祀日,散斋四日,致斋三日。若天子亲祀,则于正殿行致斋之礼,斋官集尚书省受戒。属于次等中祀者为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渎、帝社、先蚕、是七祀、先代帝王;文宣王、武成王。中祀亦预卜祀日,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属于第三等小祀者有司中、司命、司人、司禄、风伯、雨师、灵星、山林、川泽、司寒、马祖、先牧、马社、马步,以及州县之社稷、释莫。斋小祀则筮祀日,散斋二日,致斋一日。从时间上看,古代祭祀有大、中、小不同类别,斋戒祭祀的时间也不统一,如冬至、正月上辛,祈谷;孟夏祀天上帝于圆丘,秋季大享于明堂等等,这些民间斋日祭祀活动需要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资格才可参加。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受持斋戒的日期上有明文规定,如佛教每月的六斋日、十斋日以及月斋等,乃至后来以佛菩萨的节日为持斋日等等,在持斋的资格条件上没有特别限制,这或许是佛教的斋戒信仰逐渐的影响并取代中国传统斋戒祭祀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是佛教的六斋日呢?据《菩萨戒本疏》第二卷载:

六斋日者,黑白各三,于此日中鬼神得势力故伤害人民。劫初圣人为人之免害,以制斋法避鬼神害,唯断中后食为斋,未制戒法,佛出世时仍此旧法复加八戒,黑白各第八及十四日此是摩酰首罗分日,各十五日是一切神分日,故月六中制受斋法。年三长斋者,提谓经云,正月本斋十五日,五月本斋日十五日,九月本斋十五日,为岁三长斋日,因缘如经广说。优婆塞经云,为亡者修福则有三,春正月夏五月秋九月。十住论云,于三气日鬼神得势故遮三气,持斋法谓冬至后四十五日为三气也。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六天受持斋戒,黑月白月各有三天,此六日鬼神势力胜,为了避免为鬼神所害,所以劫初的圣人便制定了在这六天持斋戒行过午不食法,后来佛陀在此基础之上又加上了八戒,即每个月(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则最后二斋日,当改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众僧每月则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持斋布施,令诸天欢喜,小鬼不得其便,获得利益。而在大乘菩萨戒中也提到了三长斋日,此又作三长斋月、善月,指阴历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份,于此三月,宜持斋食法,慎言行,勤修善业,杜绝恶事,故称为斋月或善月,每年正﹑五﹑九三月诸天神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此三个月诸天神正巡行到南瞻部洲,视察善恶,故又名神足月或神变月。

早在东汉楚王英时,就有“学为浮屠,洁斋三月”的记载,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数于邸院营斋戒,大集朝臣众僧,至于赋食行水,或躬亲其事,世颇以为失宰相体,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可见持斋之事,在古代不但为王公大臣们所信仰而且很推广。斋日是佛教与中国世俗社会发生接触的重要一环,据资料所载中古时期的斋日极为重大,大量居士信众都会参与到斋会之中,这样大型的斋会活动使佛教在古代传播影响极大。明清时期,“在闽北建安、瓯宁两县西北交界处有斋堂多所,各堂入会男妇老幼,每逢朔望之期,各自拿着香烛,赴堂聚会念经,每次人数多寡不等。”时人称之为斋公斋婆,可见佛教持斋受戒的宗教信仰之兴盛。

  

中国历史中有许多的神话故事演变成民间信仰,因为每位神鬼的祭祀时间和要求不尽相同,所以致使古代的巫觋祭祀有多种多样,这本就不利于斋戒信仰文化的长久传播,并且上古时代各种祭祀斋戒的文化体系无法统一,又得不到良好的传承,对祭祀者的要求也较高,使广大信众无法参与到宗教斋戒信仰之中。而佛教的斋戒修持在文化上、内容上、时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广大信众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宗教修行之中,从而成就了佛教斋戒信仰在世俗社会中的广泛流传,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