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感悟|安住当下,展现生命本质

2022-12-10

                                                                                ——《华严经•净行品》之智慧行

诸佛如来出世,以四悉檀慈悲遍施,如“一雨普润”。然而众生根性千差万别,不免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分。如《十住毘婆沙论》中龙树菩萨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另印顺法师在《成佛之道》中说:“如统摄初学的趣入佛道不同,不外乎或以信愿入、或以智慧入、或以悲心入的三大类。”这三类:信愿入为易行;智慧、慈悲入为难行。而针对初机且易于受持者,南亭法师说:“莫过于《华严经•净行品》一百四十一愿,触事留心,随时发愿,既吻合菩萨之悲智二轮,又可以透刚发信心的初机。”《净行品》就是教我们在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安住每一个当下,以愿为先导,让心与慈悲、智慧相应,展现生命本质,从而使“未信者令信”,由此易行道趋入普贤大行圆满佛道。

《净行品》在《华严经》的新旧两译中都是作为单独的一品经文出现,位于八十华严中第二会第十一品、六十华严第二会第七品。另据法藏大师《华严经传记》中所列举华严类的别行译本,与《净行品》对应的单行本是:后汉吴支谦译《佛说菩萨本业经》和西晋聂道真译《诸菩萨求佛本业经》。在《净行品》中,智首菩萨针对如何能够得到无过失的身、语、意业,向文殊师利菩萨提出110个问题,以成就佛的110种功德,经中文殊菩萨回答:“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这也正是修行的核心。随后文殊菩萨举在家、出家受戒、习诵禅观、澡漱盥洗乃至睹事、遇人、寤寐安息等141大愿为例,说明修行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善用其心,每一愿都是教导我们,如何依缘对境起观。不管是身、口、意三业所行的事,或是所遇到的境缘当中,随时都要觉照当下,同时巧发大愿,愿归众生、菩提及真如实际,从而防非止恶,离过成德。用清净心勤修菩萨万行,不但成就三业清净,同时利益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清净行、智慧行。

现实中要如何去修行,这是我们每一位初学者都要面临的问题,是诵经、打坐、拜佛?难道修行仅仅如此吗?当然远不止这些!这只是我们修行“充电”的一种方式而已。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必须应对不同的环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以致我们的心不停地随境流转,从而被动地生活。犹如水中浮萍一般,无法有片刻停驻,若遇旋涡,转瞬即逝。因此当我们面对种种不同的环境和状况,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握住自己的心,作自己真正的主人。这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步,只有用心转物,而不被物转,我们内心的修行功德才会念念相续增长起来。而要做主的诀窍就在于:安住每个念头升起的当下。这个当下就是我们现前不断的活动、发出意愿的念头,是万法的枢纽,也是我们走向觉悟之门。经中日常生活中的随缘愿行,就是让我们安住当下,正念觉照,把心凝聚起来,如“截断众流”,让心从对过去的追忆、现在的攀缘、未来的焦虑之中脱离出来,在每一个当下作自己心灵的主人。只有做了主人翁,才能真正认识依正世间,从而“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在安住当下的同时愿向众生,把生活的每一个内容、环节赋予深刻的意义,使内心的光明、慈悲与菩提、真如相应。我们的心量必定会越来越大,眼中的天地会越来越宽广,内心的自我、烦恼、偏执等自然慢慢消退。这是一种自我的蜕变!犹如泥中之莲,不断超越自己,花果敷实。安住每一个当下,与法界相连,生命的本质得以展现,内心功德得以开发,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源于外在的得失,而是内心的活水源头被打开,充满了无限的潜能。

心是一切万法的本源,用于善,则善;用于恶,则恶。善用其心,就象行船掌舵,全靠舵手把握方向。《净行品》的历事随缘愿行,就是要让舵手时时作意,在每一种情景下,内心是否生起了真切的愿望,现前的心态是否与众生相应。继而把这种“作意”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渐渐去体会三种心:一是直心,当下以直心应对,从是非、美丑、得失等功利的判断和分别中跳出来,念念安住于对众生的大愿之中,与法界相应。二是深心,如此一行三昧,会发现我们的心像大海一样深广,于中一切自我执著等自然消融。三是调柔心,随着功夫的加深,我们的心柔软了、自在了、有力了,犹如经过几番揉、殇后的面团,软硬恰到好处。我们的心也只有调顺了,才能随缘历境任运自由,才会随时处在主动的位置上,不再被外界牵走。修行就是如此,在随缘历境之时善用自心,一切行、住、坐、卧等俗事转为佛事,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随着修行的深入,渐渐去体会菩萨的心境。菩萨深谙世法虚幻不实,深谙世间一切有为法的虚幻不实,又知缘起诸法中身心、自他、依正、出入等相依相待的不二之理。面对一切顺逆境界,在色空不二的基础上,以般若为先导,依空起用,随缘巧发大愿,悲智双运。不以自度为目的,突破“躯壳小我”的限制,将自我与众生联系起来,将生命的充实和提升,安置在无限广大、重重无尽的法界当中。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利乐有情,同时在非出非入、不即不离中完成身心的再超越,完备悲、智、愿、行四德,而于世法中不粘不著,成就清莲般的人格,这也正是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内涵。

通过以上解读不难看出:这一法门观行的要点是安住当下,发起菩提心和善愿:用功的重点在于相续的“作意”。在每一种情景下,都要落实心中是否生起了真切的愿望,现前的心态是否与众生相应、与法界相应。当心续力量强大时,大愿会随缘自然显现,直到对生活的每一个情节都能任运转化时,就会安住于“不动”之中,才不会被外境所牵。有了这些体验后我们会明白: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自我如何,而在于是否能够通达与法界众生一体的大悲心,这个心就是佛心,即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就是《净行品》启示给我们的方法:安住当下,随缘善用其心,发起菩提善愿。从而放下身心世界,展现生命本质。若依此修行,我们每天、每时、每刻将会过着觉醒的生活、悲智双运的生活,由此举足下足皆是文殊心,见闻觉知俱为普贤行,则能获得一切胜妙功德。